袁绍对平原郡的部署是十分放心的,高览虽然不及袁谭的统军才能,但他是勇将,不仅敢冲敢杀,更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听话。
让去东南,绝不会偏东或偏南。
而袁谭不同,他总体听从自己命令,但在外独立管辖一方时,有时是存在隐性抗命或消极执行的情况,本质是“表面服从,内心有隙”。
虽然平原郡面临着雁门军的攻击,但袁绍觉得有了自己的部署,雁门军即便是突袭,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拿下平原城。
只要交战胶着,袁谭和曹操的援军就能快速赶到,击败雁门军。
也可以说,让高览统领平原郡,也是给雁门军放出的一个诱饵,引诱雁门军攻打,在防御中歼灭一部分雁门军,之后,他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整个青州。
交给高览这员勇将,不过是让其做个“看家护院”和“诱饵”的角色。
而渤海郡直面公孙瓒的兵锋,是实打实的前线阵地,把袁谭派去此处,明着是让他做“支援平原”的预备队,实则是防备公孙瓒的进攻。
斥候的情报虽然让袁绍一惊,但更是大喜!
惊的是雁门军竟然是在除夕夜发动了突袭,这样的时间里,高览恐怕是没有多少防备,平原城能坚守多久?
喜的是,雁门军终于来偷袭了!他必须尽快派兵前往。
他刚起身传令召集文武议事,兖州方向的斥候传来消息,曹洪已率军杀往平原。
袁绍心情更是大喜,两路援军进入,定能把雁门军牵制在平原郡内。
议事厅里,袁绍看着匆匆而来的一众文武,沉声道:“诸位,雁门军果然按捺不住,主动袭我平原。
这鱼儿,是上钩了!”
厅内诸人一时屏息,袁绍随即攥紧拳头,声音陡然拔高:“此乃天赐良机!青州雁门军既然发动突袭,兵力必然不少,大公子和曹军已发兵驰援,此役定会让雁门军深陷平原,我军可一举夺回青州失地!”
话音未落,他便抬手点将,语气不容置疑:“审配!由你挂帅,统军三万。颜良为先锋,即刻兵发平原郡!”
军令既下,审配与颜良当即出列领命。
袁绍却似仍有部署,又看向一人:“许攸,速带我亲笔书信,星夜赶往兖州,让曹公出兵,从兖州进军,务必全歼平原郡的雁门军!”
许攸正要领命,忽听有人高声说道:“袁公不可!”
袁绍顺声一看,此人青衫广袖衬得身姿清瘦,是刚投靠他不久的郭嘉郭奉孝。
郭嘉不慌不忙执礼,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字字叩击人心:“袁公三思!青州看似肥肉,实则是裹着蜜糖的刀刃。”
袁绍眉峰微蹙,郭嘉却上前一步,语速渐快却条理分明:“赵剑以微末之身崛起数年,根基已固,其部卒惯于野战,更兼此人用兵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惯用突袭。
冀州置于云州、青州之间,赵剑除夕之夜突袭平原郡,此乃诱饵也!
袁公若派大军入青州,定会被青州雁门军牵制而无法抽身。
届时,云州雁门军从常山、中山、钜鹿三处出兵,再有公孙瓒乘机而入,冀州将危矣!”
他话锋一转:“如今,李傕、郭汜被赵剑围困长安,二贼粮草将尽,已是困兽之斗。
此乃天赐袁公的‘定鼎之机’,而非青州之利可比!”
帐内诸人屏息而听,郭嘉从容拆解:“第一步,袁公易速联曹操、张杨。
曹操依附袁公,新得八万黄巾将士,实力大增。
张杨守河内欲攀强援,当年也是关东联军之一,必会答应。
三方共出精锐,以‘解天子之困’为名,兵发弘农。
张济掌控弘农,兵力不足,无力固守,袁公大军一到,张济必会弃城而逃。”
“第二步,占据弘农后,合三军之力西进长安。
长安虽为坚城,但如今在赵剑久围之下,不仅民心早失,军心也已涣散。
三方援军兵临城下,李傕郭汜必不敢恋战,届时袁公只需许李傕郭汜弃城可逃生,二贼自会退走。
袁公发兵,乃营救‘天子’之举,赵剑定不会阻挠。
待入长安,袁公可亲迎天子,奏请天子,赵剑掌控关中,长安不易久居,易迁都邺城。
邺城乃袁公根本之地,天子入邺,袁公可‘奉天子以令不臣’。
届时天下州郡谁敢不从?”
说到此处,郭嘉眼中精光乍现,语气更添笃定:“第三步,挟天子之威后,再图幽州。
公孙瓒虽勇,却残暴寡恩,袁公可传天子诏,命其出兵助讨‘叛逆’,若其不从,便名正言顺举兵北上。
幽州一得,再以幽、冀为根基,西控并州,据守弘农,借‘复都’之名取洛阳,与赵剑争夺司隶,威逼云州。
如此,袁公以冀州、幽州、并州、弘农、洛阳之地,何惧与赵剑激战于司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