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门徐氏第8节(2 / 2)


  太阳慢慢地露出云层,开启了新的一天。

  徐书怡拿起一个馒头递到崔长河手上,随后把思考了一整个晚上的话说了出来:“他爹,你和大郎今日先别急着出去,我这里有件事情要同你们说。”

  “啥事?”崔长河好奇地问道。

  崔庆林也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徐书怡。

  徐书怡低头喝了一口粥,说道:“昨日我在锦绣阁看那些绣品时,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我也不多说,你们俩先看看这个。”说罢,她从袖口里掏出来了一张纸。

  崔长河接过纸看了一会儿,问道:“这画的什么?”

  徐书怡笑道:“我管画上的东西叫衣架。”

  “衣架?”崔长河低头又看了会儿,然后将纸递给了崔庆林:“你看看,觉得怎么样?”

  崔庆林眯起眼看了看,抬头道:“娘说这叫衣架,难不成就是用来挂衣服的?”

  徐书怡笑盈盈地点了点头:“不错。平时我们把衣服叠在一起放在箱子里,再次拿出来穿时,衣服难免会皱掉,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可以用个东西把衣服挂起来。如此一来,起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崔庆林听后,目露崇拜地道:“娘是看了锦绣阁墙上挂着的衣物才想到的吧?娘你真是聪明。”

  “呵呵。”徐书怡干笑两声,聪明一词用在自己身上,好像不大合适吧。

  然后便听崔长河附和的话在她耳边响起:“大郎说的不错,你娘就是聪明。”

  徐书怡只觉的脸孔发烫,讪讪地接话道:“你们俩能不能做出来?”

  “怎么不能?”崔长河快速说道:“这东西容易得很。”

  徐书怡眼睛弯了起来,说道:“那行,你们先做着。不过我要提醒你们,衣架的事可别泄露出去,我下个月要去县城探望红莲姐姐,到时候带着衣架过去。”

  “你的意思是......”想明白的崔长河,双眼猛地爆发出一阵喜悦地光彩:“把衣架献给宋家?对对对,他娘,你脑子动得真快!要是宋家觉得衣架好,到时一定忘不了咱家人!”

  徐书怡诧异地看了崔长河一眼,心说,这个男人也不笨嘛,竟然马上就想到了她的用意。

  “他爹,还有二郎,我跟你们说,正因为衣架简单好做,一旦泄露出去,别人肯定能马上做出来。那样的话,献给宋家便毫无意义了。所以你们......”

  “他娘,放心,这事除了我和大郎,定不让别人知晓了去。”崔长河说着将图纸收了起来,面上闪过一抹坚定。

  徐书怡点点头,提醒道:“衣架可以用木头做,也可以用竹子做。他爹,等衣架做好了,你就和我一道去县城。”

  第17章探望

  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清江宛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金带。微风拂过,江面偶尔波动几下,那些金点点便跳动雀跃,看上去真是美极了。

  一艘艘小小的船悠然地飘荡在平静的江面上,船头站立着一个个观赏美景的船客。徐书怡便是其中之一,她一边呼吸着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一边领略着清江风光。

  “清江真的是很美,你看那些小岛,还有水鸟......”

  站在她身旁的崔长河点头道:“清江可是很出名的,听说很多外地人来了咱们县,都会来清江这边看一看呢。”

  许是风景怡人的缘故,徐书怡并没有觉得旅途漫长。

  不知不觉间,他们坐的船便靠了岸。

  踏上码头,徐书怡当先说道:“我们先去找红莲姐姐。”

  崔长河当然不会有意见,拎着包裹在后面“嗯”了一声。

  玉慈县虽不大,但很是繁华。一路过去,徐书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店铺,也看到了不少大户人家夫人和小姐的身影,她们大大方方地漫步在街上。和她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徐书怡还闻到了她们身上散发出的脂粉芳香。

  按着记忆中的路线,徐书怡带着崔长河拐入了一条长长的胡同。

  这条胡同名为雨花胡同,两人来到了一处房舍跟前,徐书怡用手叩环敲门。

  没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探出来一个脑袋,见是徐书怡,她忙把门打开,嘴里说道:“哎呀,是您呢。快进来,快进来。”

  徐书怡微笑着抬脚进去,一脸的亲切:“你家夫人最近身体如何?”

  身穿浅绿色比甲的小丫头回道:“夫人身体还好,你们先在厅里坐坐。我去叫夫人。”

  夫妻俩刚坐下,便有一个老妈子端着两杯茶上来。

  徐书怡接了茶,刚想低头喝上一口,便听外面脚步匆匆,余红莲捏着帕子走了进来。

  “月桂,你可算是来了!你自己数数日子,有多久没来看我了?”

  徐书怡站起身笑道:“红莲姐,我其实老早想来看你了。听半夏说你前阵子身体不舒服,如今怎么样了?”

  “大夫说了,是天气的缘故,养一养就没事了。”余红莲同样笑道:“难为你有心,一直惦记着我。”

  寒暄了一阵,徐书怡指着桌上的包裹道:“不瞒姐姐,此番我进城,一是来探望探望您,二来嘛,我们新做了一样物事,拿过来让你瞧瞧。”

  哦?余红莲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看着徐书怡将包裹打了开来。

  包裹最上面放了两双鞋子,徐书怡说道:“我这次来,还是给姐姐姐夫带了两双鞋。另外,还给小海做了身衣裳。”

  余红莲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状,说道:“你啊,就是太客气。人来了就好了啊,干嘛每次带东西?”

  “又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姐姐何必跟我客气?”徐书怡笑了笑:“再说了,姐姐一家平时对我们的照顾难道还少了?我还打算着,下个月等地里的芋头熟了,再给姐姐稍过来呢。”

  “那我先道声谢了。”余红莲脸上的笑容止不住:“你来得巧,昨儿正泽媳妇娘家送来了三个香抛,走的时候你带一个去尝尝味道。”

  徐书怡点点头,把放在最底下的衣架拿了出来:“姐姐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