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门徐氏第28节(2 / 2)


  徐书怡问她们道:“你们俩个干吗?”

  在长辈面前,王思媛顿时变得有些扭捏,小声说道:“桂婶,我听兰花说......庆和哥受伤了,我想看看他。”

  徐书怡一听,眼里快速闪过一抹不赞同,嘴上客气地道:“媛媛,谢谢你了。只是上次大夫来说了,庆和需要好好休养,平时少打扰他为妙。说起来,他受伤的事情,除了家里人,我们还没告诉过别人呢,也是担心大家都来上门探望,反倒让他不能休息。”

  “媛媛,你的心意我知道了。回头我就告诉庆和,行吗?”

  王思媛不死心地道:“桂婶,就连看一眼都不行吗?我不会打扰到他的。”

  徐书怡内心摇了摇头,这孩子怎么就听不出我话里的意思呢?之所以拒绝,为的就是两个孩子好。他们一个十六,一个十四,这年纪太敏感了。万一不小心传出什么话来,男孩子还好些,女孩子的名声可是很会受影响的。

  今天这种情况,如果崔王两家儿女在议亲,哪怕只是有意向,她或许也会放人进去看上一眼,但现在嘛,她不知道王家怎么想,反正崔家这边从来没有过此类的念头,所以小姑娘的一点子心思她怕是不能成全了。

  涉及到感情问题,徐书怡觉得还是趁早说清楚来得好,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媛媛,你们年纪大了,不好像小时候那般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王思媛浑身一震,苍白着脸色道:“桂婶,您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徐书怡上去握住她的手,语气很温和地道:“你是聪明的孩子,我很喜欢你。以后多来找兰花玩,姑娘家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崔兰花听着母亲和好友之间的对话,忽然心中就闪过一丝明悟。原来媛媛她......怪不得,怪不得!

  等好友一走,崔兰花疑惑地问道:“娘,媛媛是个挺好相处的姑娘,您和爹......没有考虑过她吗?”

  徐书怡细细解释道:“娘前面跟你说过了,两家做亲,考虑的东西可没那么简单。我承认,媛媛是个不错的姑娘。若你三哥不举业,两家算得上门当户对,说不准媛媛就是个好人选。可是你三哥念书十年,若为她安排一个大字不识的姑娘,你说他的心里能乐意?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言,但该考虑的,我和你爹一定要考虑,总想着你们以后都和和美美才是。”

  “娘,做您的孩子真好。”崔兰花感慨的出声道。

  徐书怡欣慰地笑了:“有你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也是父母的福气啊!”

  崔兰花搂住了徐书怡的一只胳膊,说道:“娘,我能不能不嫁,一直陪着您和爹?”

  徐书怡哑然失笑:“哪有一辈子不嫁人的?再说了,等娘和你爹都去了,只留下你一个人,岂不是让我们走得不安心?”

  崔兰花撒娇道:“我不是舍不得你们吗?你们是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了。”

  徐书怡轻笑道:“以后等你成了亲,有了自己的孩子,想法就不一样喽。”

  崔兰花道:“才不会的。”

  徐书怡拍了拍她的手,眼里满满都是温暖的笑意。

  第59章定下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永和镇上三条主要的街道上挂满了灯笼,火树银花,光彩夺目。

  月亮尚未升到树梢,许多看灯的人就出现在了大街上,他们或结伴,或独行,脸上一律带着欢喜的笑容。

  四明楼的房屋四角飞檐上挂上了走马灯,大门左右两边各挂着几串长长的红灯笼,里面灯火通明,喜气洋洋。

  仍旧是在上次的那个雅间,宋半夏笑着为徐书怡母女介绍袁氏:“月桂姨,这位是我的大堂嫂。”

  徐书怡抬眼看去,见起身的妇人长得秀气白净,眉眼柔和,心下便有了几分安定,这样的长相,多半不是难相处之人。

  “你好……”徐书怡顿了顿,她有点搞不清楚应该如何称呼对方。宋半夏叫自己姨,那岂不是说自己的辈分是这里最大的?唉呀,这可怎么称呼才好?

  她还在想着,那边袁氏已经热情地跟她打起了招呼:“你是崔家姐姐吧,真没想到你竟这么年轻。”

  被夸年轻,徐书怡自然欣喜非常,嘴上则谦虚地道:“哪里,哪里,我看你比我年轻多了。”

  她这句话倒不全是恭维,袁氏和她一样,皮肤比较白皙,脸又圆圆的,皮肤看上去显得相当饱满,确实也年轻。

  袁氏同样高兴,笑道:“快坐,快坐。”

  徐书怡朝跟在后面的崔兰花打了个眼色。

  崔兰花上前,微微屈了屈膝,轻声道:“见过婶婶。”

  袁氏实际早就注意到崔兰花了,只是之前小姑娘低着头,半个身子又被挡住了,她没有看得太过清楚。

  现下,崔兰花往前一走,整个人便暴露在了亮如白昼的灯光之下,这下袁氏总算能看清楚了。

  好在袁氏深知姑娘家面皮薄,因而目光只在人身上停顿了一下,随即笑着赞道:“崔家姐姐,你这姑娘长得真秀气,一看就知道是个好性子的孩子。”

  徐书怡客气了一句,和崔兰花一起坐了下来。

  为了此次的会面,徐书怡帮着崔兰花精心打扮了一番,上衣特意挑了比较素净的颜色,是一件新做的淡蓝印花交领长袄,下面搭配一条白色绣梅花折枝的马面裙。

  还别说,这套衣服一上身,崔兰花整个人的气质便提升了一截。以她的长相,素净的衣服本就比较衬她,淡蓝色则令她显得更加温婉了一些。

  袁氏对崔兰花的第一印象比较好,她喜欢的就是这种干干净净的小姑娘。

  因此,在坐下后不久,她伸手从发上拔下了一支荔枝金簪,说道:“这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不如送你一支簪子做见面礼吧。”

  崔兰花惊了惊,不知所措地去看徐书怡。

  徐书怡是知道规矩的,笑着对袁氏道:“多谢秦家妹妹。”

  一听这话,袁氏心中一喜,站起来为崔兰花插上了簪子。

  大越国的习俗,男女双方相亲时,如果男方的母亲看中了女方,她会用“插钗子”的方式来进行表示。

  所以在看到袁氏这么快就表明态度后,徐书怡不舍女儿的同时,心中也不可抑止地产生了一股自豪。自家女儿,果然是不错的吧。瞧瞧,未来婆婆不是也比较满意吗?呵呵,这样就好,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