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成绩公示(2 / 2)

  回到县城,时间还早,城门还没开,可城门口却黑压压地围着好几百人。现代人理解,这几百人好象不多,可要知道,永安县全县人口也只有二万,城里常住人口不到四千,今天又不是集市,平常这时刻,有个十个八个的就不错了,四个城门一加,得有多少人,现在是大清早,那到白天呢?

  乐正云秀打开骡车一看,其中十几个都认识的,是自个学生的家长,原来,挤城门口的都冲着桐江书院招生看榜去的。

  桐江书院是州里排名第一,路里(等同省)排名前五的书院,本次招生相当于省重点学校召收儿童尖子班,并且是三年一次,自然地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夏日,骡车的窗户本就是开着的,家长们眼尖,发现是方院长与乐正院长,轰的一下全围上来,打探自个儿子的情况。七嘴八舌,闹哄哄的一片。守城的兵丁看到了,不知是什么情况,在城墙上大声地提问:“何事喧嚣?”

  方院长抬了抬头,这是县令的座上宾,兵丁们自然认识,加上距开门时间也就一点点,现在,太平盛世的,例行公事而已,忙下城楼开了城门。

  还没放榜,县衙前就聚集了上千人,想一想,这人群有些恐怖,要知道,参加考试的是三百学子,就算每个学子都有家长陪伴也就三百人,宋时妇女一般是不出门的,那么,多出的又是些什么人呢?

  简单地了解一下古时的家族制度就明白了,有一句话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古人对家族的概念比现在强得多,常常是利益共担,共进共退,一个学子有出识,整个家族都感到无比的荣耀,一人犯了造反重罪,往往诛联九族。大宋皇帝又重视文教,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上刚好是农闲季节,亲戚朋友与村民全过来捧场。加上城里看热闹的人群,乱哄哄的挤在县衙门口。

  三百取二十,这录取率比现在的高考残酷得多,终于,县衙的大门打开了,方家兄弟出来宣读本次录取人的名单,结果没出乐正云秀的意料,云秀书院送考的十个学生一个不落地全部被录取,最差的也是第十三名,第一名、第四名与第七名被外县的考生拿走,但那三个考生年纪分别是二个十岁、一个十二岁,已经读了四五年的私塾,而自个的学生只上了五个月的课。结果出来了,乐正书院的学生与亲朋好友开心极了,由苏尹笋领着从侧门跑到县衙后园,庆祝起来,学生们边跳边唱。

  《如果开心你就拍拍手》?-

  如果开心你就拍拍手

  如果开心你就大声笑

  跟我一起跳一跳

  跟我一起叫一叫

  开心?就一起拍拍手

  如果开心你就转个圈

  如果开心你就大声笑

  跟我一起跳一跳

  跟我一起叫一叫

  开心?就一起转个圈

  如果开心你就跳一下

  有人欢喜,便有人哭泣,更多落榜的人就开始吵吵闹闹了起来,大声地说道:“这次考试不公平,为什么录取的人当中云秀书院的人这么多。”立即,有更多的人附和说早上亲眼看到方院长与乐正院长一起坐骡车从城外进来,必有什么幕后交易。紧接着,又有人放出更劲爆的内幕消息,云秀书院的二把手苏尹笋老师是陈县令的亲信。其它考生都是住客栈的,他们书院的人全住县衙里。

  “哦,原来如些,天下乌鸦一般黑啊,连个私人书院招生都这样。那干脆只招十个得了,还考啥?”大家恍然大悟似的争相转告。

  推行文教,是陈县令一辈子的理想,出现这样的场面,自然不是他所乐见的,听到衙役传报,陈县令即刻来到门口,向大家解释了本次考试的公平性。

  “乐正书院的学子们得拿出点真本事来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才能信服这个结果,大家说是不是啊。有胆子的拿起算盘在这里给大伙露一手。”高声起哄的是某富翁的一个账房先生,尖着嗓子,手拿着算盘在半空中哗啦哗啦地摇得山响。富翁们都是老江湖了,知道不可以得罪官府,自个躲在幕后,在前阵摇旗呐喊的是些下人。

  苏尹笋跟乐正云秀耳语了几句,乐正云秀走上前去说道:“你是关氏药房出名的金算盘,向六七岁的童子挑战,与他们比试打算盘,害不害羞?这样吧,我们云秀书院本次来了十五名学生,现在,由你出题,我的学生们一起给你来个现场演试好不好?”

  自古到今,升学竞争都比较残酷,古代中举的比例是几百比一,比现在的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