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后第23节(1 / 2)





  他话没说完,一旁便连忙有两个仆役去拦着他,口中道:“将军醉了、将军醉了。”

  仆役根本就拦不住,神武军的其他几个人一同上去拦着,一边给老先生们赔罪,一边不正经地笑话他道:“洪豪,人家什么时候说错了你,四肢有力头脑简单的蠢材。”

  洪将军倔得跟头牛一样,摇晃着肩膀挣扎着,喊道:“我老洪有脑子,真有脑子!”

  众所周知,越是这么喊的人,一般都比较脑回路简单。偏偏这个洪豪还力大无穷,轻易两个人制他不住,一脱手,洪豪直接挤到了郑玉衡与韩老之间。

  他醉醺醺地跟老先生讲话,将韩老气得脸色难堪,可这个洪将军没反应过来,那头跟文臣有矛盾的武将们也没刻意去拦着他恶心人,只做做场面。

  洪将军跟韩老说完,一扭头,拉着一旁的郑玉衡就要谈天说地、高谈阔论,然而一把没薅住人。

  郑玉衡早就避到了角落,离洪将军远远的,很是谨慎地望着他。

  洪豪没薅住人,醉醺醺的眼睛诧异地睁大,随后,他的双眼瞪起,忽然大哭道:“您来了怎么不跟末将说一声!”

  这位洪将军年过四十,龙精虎猛,老当益壮,一顿能吃三大碗饭。虽然比年近花甲的韩老等人小上整整一轮,但年龄却比郑玉衡的父亲还大几岁。

  他这么一声“您”,差点把郑玉衡吓住了。他连忙放下杯子,意欲起身,结果被洪将军的手按住肩膀,那叫一个真诚又狂野的摇晃。

  “老洪是真想让您看到南方平患的场面。”洪豪老泪纵横,醉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口齿居然还清晰,“神武军在外头打了这么久,您最后一封旨还压在神武军营中的阵图底下,您怎么就抛下娘娘、抛下我们这些旧臣了呢……熙宁千秋,熙宁千秋啊!”

  明德帝只用过“熙宁”这么一个年号,所以他驾崩后,民间也认为他别称“熙宁帝”,熙宁千秋是他在位时一个常用的说法,大多是臣对君言,意思是,“臣希望陛下在位的光景,可以延续千秋万代。”

  只是熙宁没有千秋,只走到第十七年。明德帝的“风华正盛”,也只到四十岁为止。

  郑玉衡被他晃得头晕,这个嗓门儿震得耳朵边嗡嗡乱响。不远处,尚未饮醉的孟慎脸色一变,给清醒的几个武将递了个眼色。

  这群刚刚还放水看戏的将领当即上前,三下五除二地把洪将军捞走,与他平级的一个老将还戏谑道:“老洪这叫什么海量?几碗下肚就不知道天圆地方了,醉成这样,净说糊涂话!”

  他一言既出,立刻有人搭茬儿,一来二去地把洪豪捂着嘴架走,这就算是糊弄过去了。

  郑玉衡刚松了口气,就见到世子孟慎穿着朱红的喜服,前来敬酒。

  他好像知道自己像谁了。

  但知道之后,这顿饭的气氛就更诡异了,空气冷凝粘腻,逼得人都有点儿喘不过来气。

  世子先给几位老先生敬酒,场面一团和气,到了郑玉衡这里,孟慎端着酒杯,神情很平淡地看着他,道:“太医院医正郑大人。”

  郑玉衡道:“不敢,下官郑玉衡,世子请直呼名姓即可。”

  不知道是他们姓孟的都有这个通病,还是皇家的教育使然,即便是在这个谨小慎微的临安世子身上,郑玉衡都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出身高贵的天然傲慢。

  皇帝孟诚如是、嫡公主孟摘月亦是如此,世子也不能免俗,再加上当年明德帝差点砍了他的脑袋,郑玉衡还真隐隐觉得自己跟这个姓氏犯了点冲。

  世子道:“直呼其名多有不恭,我叫你郑太医吧。”

  他将杯中酒饮尽,忽然靠近一步,声音悄然而起:“郑太医是攀上了皇伯母这颗大树,才与祝家撤去婚约的么?”

  郑玉衡微微一怔,低声道:“并非如此。”

  孟慎凝视着他的眉目,道:“我作为晚辈,不会饶恕任何一个对皇伯母图谋不轨的人。郑太医,人贵自知。”

  说罢,便很自然地退开了。

  郑玉衡抬手饮酒,心中忍不住补充道,你们姓孟的人还有另一个通病,那就是对董灵鹫不是有过分的依赖,就是有过分的保护欲。

  他一派安静温润地聆听着,看起来君子如玉,文质彬彬,但在颔首饮酒的间隙里,孟慎隐隐听他似乎小声说了一句。

  “……有病就去治,不要耽误了。”

  孟慎的脚步顿了顿,转头见到他人畜无害的温顺神情,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作者有话说:

  表面上文质彬彬,背地里不仅嘀嘀咕咕,还会告黑状哦,要小心猫猫太医~

  第26章

  幸好郑玉衡没有在这里坐得太久, 太后娘娘便遣人来传唤他,说娘娘有些乏了, 请太医前去侍奉。

  郑玉衡这才挣脱出这个一潭死水的角落, 起身向几位老先生行礼告别。

  郑玉衡走后,不光是他松了口气,连其他诸人也都大大放松起来,刚才那位洪将军发起酒疯来、整得这么一出, 不光是孟慎为他的荒唐言行捏把汗, 知情人更是看得心惊肉跳、眼角直抽, 生怕大逆不道的话从他嘴里蹦出来。

  万幸世子处理得很快。

  但太后娘娘有这个“新欢”的消息, 还是以一种极为缓慢的速度, 在朝中老臣的交流当中流通,早就知情的吏部尚书甘文议在席上得知这边刚刚发生之事,抚须长叹, 摇头不止,与众人含泪道:“娘娘真是思念先帝不已。”

  老臣们彼此低声交谈, 闻言回忆往事,触景生情,纷纷伤怀落泪道:“娘娘与先圣人真是神仙眷侣。先圣人早逝, 娘娘哀思不已,睹物……睹人思人, 也是有的。”

  这些老臣领教过太后的手段, 轻易都意识不到太后娘娘有什么错。他们习惯成自然地脑补起先帝与太后的十几年夫妻感情,想着那是如何浓厚热烈、如何情深意浓,脑补到深处时, 还不由得为之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与此同时, 董灵鹫正披着月光跟王妃叙话, 神情微有倦色,轻轻道:“你那新妇生得模样齐整,哀家看,慎儿也不是不喜欢,只是他内敛矜持,表面淡漠罢了。”

  慕雪华道:“正是这个理,年轻人就是有主意、热劲儿上来的慢。可娘娘不该把镯子给她,平白无故得了太后的赏,要娇纵了她的。”

  董灵鹫一边想着,不知道衡儿在宴会上如何,是否饮酒?是否牵动了鞭伤?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答她:“小孩子,娇纵一些没什么的。”

  慕雪华道:“各家女眷都有自己的心思,要不是有您在,她们不敢太放肆,连妾也是应付不过来的。”

  董灵鹫稍微摇头,笑道:“王妃从十五岁到如今,也熬过二十几个年头了。要是你都治不了她们,京中的家族主母、诰命女眷们,谁又能将一整个高门大户打理清楚?”

  慕雪华便不再谦虚,而是转过身来,将董灵鹫身前的披风系带拢了拢紧,握住她手道:“妾听闻娘娘前些时候,因为朝中的事病了,心里急得很,娘娘一定要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