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后第101节(1 / 2)





  董灵鹫揭过这个话题,将手边的书递给他看,指了指位置,跟他道:“我留你休息,也不只是为了休息,确实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

  郑玉衡低头看过去,见到上面不是文字,而是一个描绘得十分详尽的绘图,在每个细节上标注上尺寸、工序,最后组成了一个机器。

  “这个是……”

  “这本书叫《巧工术》,是一本禁书。”董灵鹫道。

  “禁书?”郑玉衡有些不解,“既然不是虚拟代指的谋反文字,亦非蛊惑人心的恶知邪慧,以大殷较为开放的世风,就算并非大家所著,不应被禁吧?”

  董灵鹫缓慢点头,道:“确实如此。”

  “难道是他所画出来的机器,工匠无法制作得出?是缺漏拙劣之作?”

  “不,”董灵鹫道,“不仅做得出,而且此物跟书上所言完全相符,可以将人力缩减至从前的三分之一,可以运用到农耕纺织当中,事半功倍。”

  郑玉衡思索片刻,道:“那应该是一件极好的东西。”

  “虽然极好,可也极坏。”董灵鹫声音平和,娓娓道来,“这本书作于熙宁早年间,被当时的鸿胪寺少卿偶然收藏,并且加以验证,他认为这本书上的许多工具,特别是这个以火为驱动之力的仪器,是一件足以改天换地的宝物,将之呈送内宫。”

  “然后呢?”

  “然后……它成了禁书。”董灵鹫道,“孟臻下旨封禁此书,并且让那位少卿罢官回乡,从此这本《巧工术》不复见于世人,已有十余载。”

  郑玉衡沉思不语,继续阅读着书上的标注,大概想到了先圣人如此做的原因,董灵鹫也十分平静,等待着他的发问。

  “但是,”郑玉衡终于道,“这本书是新刊印的。”

  “没错。”董灵鹫望着他道,“巧工神技,终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时机。”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我下属不来上班我妈给他请假凭什么!

  太后:不妥吗?

  小皇帝:……妥qaq

  第116章

  郑玉衡一边思索, 一边道:“昔日先圣人获得此书,并且验证了其中的器具所言非虚, 应该就是基于此物与时事不合的考量, 所以才禁绝此书吧?”

  “没错。”董灵鹫轻轻颔首,微笑道,“当初我与孟诚秉烛夜谈,畅聊整夜, 兴奋、惊喜、担忧、畏惧……情绪种种变化, 直至天亮, 最终才议定了此事。”

  随着她的话语涉及, 郑玉衡的眼前仿佛也呈现出了这样的场景——拥有变革之力的技术, 这对于苍生世道来说都是撬动磅礴力量、爆发无尽灾难的钥匙。

  “一得此物,天下施行,百亩良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将会大大减少,各行各业, 面貌革新,今世的繁华鼎盛,当会再上一层台阶……再描绘得长远一些, 工部诸人皆可因为此书,延续上面所形容的思路, 加以拓展, 造福苍生。”

  董灵鹫话语微顿,而后又轻轻道,“只是当年的时局不够安定, 我们手边之事太过棘手复杂, 而且此物一兴, 将更加鼓动地方豪强役使百姓,将人等同于牲畜,大肆敛财兼并,将要面临的动荡难以想象。”

  她只是略一讲述,郑玉衡便意会到了其中的含义:“从前一家一户,只要春种秋收、养蚕制丝,就能够将一年所得供给自身温饱,并且收有余财,但若是贸然推进生产工具的更替,让耕作变得简单,不仅大批以耕种富户土地而生的佃户们会失去来源,而且穷者益穷,富者益富,加剧冲突,使得民不聊生。”

  “冲突本已有之,如此猛药,不敢随意放任。”董灵鹫道,“要是在十几年前推行,恐怕就是官逼民反了。”

  郑玉衡缓慢点头,脑海里流转着各种想法。

  他虽然也算是世家公子,但因为亲生母亲过早离世,在家中的处境又很尴尬,所以他对于自己处在的,相对来说的“剥削阶级”,没有太大的认同感。

  他和董灵鹫都有很特别的一点,按照比较超出这个时代本身的形容来描述,那就是两人都属于背叛自身阶级利益的个人。尤其是董灵鹫,她的很多想法和措施,其实很多对于“名门世族”、“皇亲国戚”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那如今,您说时机到了?”郑玉衡问。

  董灵鹫笑了笑,叹息般地道:“若是我董家锦衣郎还在,见到今日我交予你的这件事,他一定会不胜欣喜。”

  “锦衣郎”似乎是昔年董家嫡子年少时的称呼,是董灵鹫的弟弟,郑玉衡也曾经听说过这个人,据说跟檀娘有六分相似,生得俊美非凡,貌若潘安、才比子建,以不足二十岁的年龄得中殿试前三甲,被皇帝亲点为探花。

  只可惜天公妒忌,如此人物,却英年早逝,给一个可靠可依的亲人都没给董灵鹫留下。

  郑玉衡不知如何开口,怕她引起旧事伤怀,刚要扯开话题,便见董灵鹫很快便按下此事,开口道:“如今,皇帝也算有了自己的考量和思路,也有你帮助,所以这便是哀家交给他的一个考验,你下次去归元宫面圣的时候,就可以将这本书带给他。”

  郑玉衡道:“以这种事作为考验,若是一时不慎……岂不白白耗费了这多年来的忍耐?”

  董灵鹫却毫不担心,眸中蕴着一层柔和光芒,口中所言却十分果决:“怜子之心,人皆有之。要是不以大事、要事、天下之事来鞭策他,考验他,于神都内各个世家的纨绔子又有何异?我就是要告诉他,为帝为君,迎难而上,一言决千古,当勇敢前行,有进无退。”

  “有进无退……”郑玉衡被这句话短暂地震慑住,喃喃自语,似乎也了悟了许多,随后,他调整了一下心境,忍不住道,“以檀娘的眼光,如今的大殷,已经足以施行此法了吗?”

  “还不足。”她仍旧淡淡微笑。

  这回答出乎意料,郑玉衡都禁不住怔愣一瞬。

  “若是顺其自然,只靠休养生息,总会有不足之处。”董灵鹫道,“但这份不足,当是天降于斯人之职,自然要由我等填补,不然哀家为什么要托付给你?难道你身为皇帝最信任的纯臣,不能为他出谋划策,用种种措施、将此世调整到足以承受的程度?”

  郑玉衡听闻此言,竟有一丝心中翻沸之感,意识到这几乎是一种机遇……但机遇与危险从来都是并存的,如不兢兢业业、体察民情,恐怕会对提高生产力的配套措施考虑不周,这似乎也是董灵鹫对自己的一个考验。

  “你在朝廷上彻底立身,当落在此事上。”董灵鹫轻点书册,“除了天子近臣这四个字外,别人亦当用其他的目光看向你,不仅是单纯借助天子之威,而是正视你、尊重你……当然,因为你借助许祥的‘出身’,别人也会觉得你是我的手笔。”

  “但没有关系,”董灵鹫喝了口茶,悠闲地道,“我只想做个监督者,以作制衡,却不愿再秉钧执政,殚精竭虑。只要朝局安稳,我便修养自身,以图长久。”

  不知为何,“长久”这两个字落在耳畔,分明轻柔低微,但对于郑玉衡来说,却如同一种别样隐秘的示爱,让他怦然心动。

  “有您在旁注视,就算是再惫懒之人都会打起精神,何况陛下勤奋好学。”郑玉衡难得为孟诚说了句好话。

  董灵鹫笑着道:“何况皇帝有贤臣在侧,我可是听说你这殿前司指挥使,是个敢于犯上的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