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山居岁月(一)(1 / 2)





  飞舟速度与云知还第一次被两位师姐抓着飞行相差无几,但是平稳、安静,也没有迎面刮来的大风,体验却是舒适许多。

  从舷窗望出,可以看到一朵朵白云从舟旁飞速掠过。上方的月亮近在咫尺,像是一个绘着婆娑树影和灰色山峦的反光盘底,有着轻薄、透明的质地,让人忍不住想敲上一敲,看看是否会与人间的瓷器发出同一种悦耳的声音。

  他和两位小师姐坐在后排的位置,李萼华坐在舟头。在她面前,有一个圆形平台,平台上有一个舵轮,脚下有一面踏板。

  据罗节介绍,舵轮是控制飞行方向和高度所用,踏板则是用于加减速。

  舵轮的原理与普通的轮船相一致,罗节认为没什么好解释的。

  飞舟的动力则来自于消耗灵石的多个小型飞空法阵,踏板连接其上,可以开启或关闭其中几个,如此便能自由选择飞行速度。

  云知还听得津津有味,一面观赏舟外景色,一面问些在罗节看来常识到不能再常识的问题,颇为悠游自在。

  只可惜到了丑初,两位师姐都已闭目休息,云知还正兴奋着,无人交谈,东张西望一阵,也只好靠在舟壁上小憩一会。

  过了寅初,罗节与大师姐交接,李萼华坐到云知还右侧休息。

  对这个与自己已有肌肤之亲的女子,云知还自然希望能多亲近亲近,但是不知为何,出了云家之后,李萼华对他又恢复了原来的清淡感觉,云知还不知道跟她说什么,也就不好打扰她,只默默地嗅着空气中的淡远香味,时不时地看她一眼。

  飞舟在夜色中迅速前行,待罗节累了,又换上了申小卿。

  渐渐地天边开始发亮,李萼华看了看下界的景象,提议道:“下面有个城镇,我们下去休息一会吧。”

  申小卿应了一声,架着飞舟缓缓降落到城郊的一处山坡上。李萼华把变小的飞舟收进芥子里,四人便一起往城里去。

  此时城门刚开不久,许多百姓挑担推车,进进出出的,看起来颇为热闹。

  四人上前找人一问,才知道此城名唤临溪,已接近西平郡地界,离宁州城也不过四百多里了。

  一夜之间,飞了竟有一千里地,云知还不得不感叹仙家法器的神奇。

  四人找了一家街边的小店坐下,随便吃了些热腾腾的早点。

  看着街上熙来攘往的陌生人群,云知还不禁心生感慨:“这是我离开家乡到的第一个地方,我得多看几眼,好好记住这景象才行。”

  罗节道:“你都十七八岁了,竟然第一次出远门,难道就没好奇过外面的世界吗?”

  云知还道:“当然好奇过。但是那时候力量太小,怕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既不舍得回来,又无法把握住那些精彩,反而把自己弄得迷失了,干脆就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了。”

  罗节道:“你现在的力量一样很小。”

  云知还笑道:“但是有了你们,有了师父,就有了变强的希望,所以我不再害怕了。”

  四人在这座城里待了半个多时辰,随意走走逛逛,云知还顺带买了一些日用品,便又跟师姐们到城郊乘上飞舟,往宁州城而去。

  这时不同于夜间,往下方看去,山川河流历历在目。沿途掠过的村落、城镇,或繁华密集,或清贫稀疏,于高处俯瞰,皆因为距离遥远而成为了一种风景。

  太阳像在沿着无形的梯子爬升,气温也随之变化,渐渐地,云知还身上出了一些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