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5节(1 / 2)





  “说都是你情我愿,村长管不着。粮食没有白送的,只要交上合适的“谢礼”就能把粮食搬走。”

  张采萱微微皱眉,顾家的粮食应该也没有几千斤,如果全部人都去借,也根本没办法。

  大丫眼眶红红,道,“东家,我也去借了三百斤,我怕晚了,就没有了。”

  张采萱赞同,“往后可能借都没地方借了。”

  顾家愿意伸出援手,虽然代价大了点,也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去借。拿出来的三千斤粮食不过一个下午,就全部都没了。

  有了这三千斤,村里一半的人都不用担忧被征兵了。说起来顾家还是做了好事来着。哪怕这么高的利,也得了好多人的感激。

  当天夜里,张采萱家外头的小白小黑只偶尔叫唤几次,比作夜好太多了。可见在他们家外头徘徊的人应该少了一多半了。

  张采萱心里暗暗松口气,天亮后衙差和官兵将这些人和税粮带走,应该能消停许久了。秦肃凛他们已经两个月没有回来,不知道何时才能天时地利的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晚上了,早上悠然有事

  ☆、第204章 第二百零四章 回程

  当天夜里, 顾家那边半夜了还有人在门口吵闹,声音大得张采萱这边都听得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好不容易有人能拿出粮食来,这些人当然不想放弃。先前不是没有人想过去顾家求帮忙的,只是顾家平日里和村里人太过疏离,暂时还没有人去而已。

  张采萱也是后来才知道,顾家之所以拿出粮食,并不是主动,最先去的人是虎妞娘, 她主动提出愿意写契书,契书写一百斤, 只拿九十斤粮食,顾棋禀告过顾月景之后, 勉为其难才答应的。

  虎妞娘是个好心的, 和她关系好的都得了消息, 于是,很快顾家门口就围了一大圈人。

  不过, 顾家哪怕豪富, 最后也只拿了三千斤粮食出来而已。村里人再想要纠缠, 顾家就放了狗。那狗比张采萱家的小白还要威风,喂得油光水滑, 看起来身强体壮,不停嚎着看向外面的人,顾棋一双手几乎抓不住绳子。看那样子,似乎很想冲上来撕人。

  面对这样的狗, 村里人再不甘心,也只能作罢。

  许多人认命的回去商量离开的人选,一整天都时不时传来各妇人咒骂还有大声求饶哭诉的声音,还有怒气冲冲斥责的长辈。

  张采萱听了这些,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在有顾家,往张采萱和抱琴身上打主意的人瞬间就少了许多,几乎可以说没了,她得以轻松一天。

  到了第三天,张采萱去村口时还是没带骄阳,将他放在了老大夫家中,如果说村里还有人值得她信任的话,抱琴和老大夫应该算是最让她放心的。

  村口一大早就挤了满满当当的人,气氛沉闷,时不时就有妇人的低泣声传来,边上拎着包袱的男人面色也不太好看,还会嫉恨的扫一旁的兄弟妯娌。甚至还会暗暗怪上父母,对于老母亲的殷殷嘱咐不以为然,显然不只是怪,这是恨上了。

  张采萱和抱琴站在角落处,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根本没有人注意她们,虽然有她们避而不见在前,但是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张采萱和抱琴家中不见得就有多少粮食,在借不出粮食的时候,避而不见是最好的办法了,算给大家都留了脸面了。

  再说,此时众人正紧张呢,根本不会注意她们。

  衙差到来的时辰和上一次差不多,还是一样严肃,待看到场上的那堆粮食比当初多时面色好了些,为首两人沉声道,“青山村村长何在?”

  村长面色扭曲了一瞬,他们一进来他就迎了上去,不用表明身份,这些人应该都知道他是村长了。再说了,这些人分明就是三天前来的那些,不可能认不出他来,这会儿之所以再次询问,大概还是想要公事公办,一点叙旧的意思都没有。

  村长面色不好,但上前的动作不慢,微微躬身,语气毕恭毕敬,“小民在此,小将军有话尽管吩咐。”

  那人看他一眼,语气淡然,“时辰不早,我们耽误不起,还得回去复命,你先将粮食称了装上马车,至于没有交上粮食的……”

  他扫了一眼人群中拎着包袱,面色不好看的那些人,“你拿账本和我们带来的师爷对账,交够一半的出一人,一点没交的,出两人。如果家中没有男丁,则需要每月交上二十套壮年男子的衣衫。”

  人群一阵骚动,先前可没有说这个,如大丫娘家还有杨璇儿那样的,一开始也没有告诉他们不交税粮的后果。

  没想到简单粗暴的,每月二十套,根本得熬夜赶出了,还有,他们可没说布料谁出来着。不说布料了,也根本没空种地,只能恶性循环。交不上粮食之后就得做衣交上,做衣衫之后,根本没空种地,彻底的成了给将士做衣的妇人了。

  张采萱仔细看了,其实这里面村长可操作的事情挺多,比如够不够粮食这个,都是村长说了算,他说哪家不够,然后拎着包袱出来一人,就算是了了这桩事情了。

  也就是说,可以帮别人顶,只要村长不说,那些官兵似乎不管这个,他们只要粮食和征兵的数量对得上,就不管这么多了。

  这一次虽然比以前对了对账和征兵一事,却并没有耽误多久,等到了午后,衙差和官兵就押送着税粮,在村里妇人呜呜的哭声中离开了青山村。

  他们走了,场上的人却一点没动。

  交不上粮食被征了兵的,无论先前家中怎么吵,如今人已经去了,只剩下了伤感。

  而交上了粮食的……

  此时担忧的就是家中人的肚子,大半的人还担心顾家那边的债务,年前这段时间如果还不上粮食,到时候就要拿地和房子来抵债了。

  相比那些出了人的,他们只伤心几天,之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留下的这些才是钝刀子割肉,不说别的,光是压力就能让人整夜整夜睡不着。

  这里面最先反应过来的,大概还算是张采萱和抱琴,还有锦娘。

  说真的,上一次秦肃凛他们被抓,家中只留下妇人没有人帮衬的人家,就只有她们三家。仔细计较起来,她们三家在村里都算富裕的。这一次上门借粮食的不是没有,但她们谁也没松口。

  锦娘在那些人离开时就带着孩子偷偷离开了,张采萱和抱琴也差不多,算是最先离开的一波。抱琴抱着孩子和张采萱一起回村西去,低声商量着最近还是少出门,秦肃凛他们九月这个月应该会回来,毕竟最近的天气还是不错的,地上的泥泞都干了好多,等到了九月二十几他们该回来的日子,只要不再下雨,那时候应该更好走才对。

  路过张全富家门口时,门里突然冲出来了何氏,张牙舞爪的冲到张采萱面前,她本就警觉,捂着肚子后退几步,看向面前面容狰狞的妇人,“二嫂,你这是做什么?我可是有孕,你走路看清楚一些。”

  何氏满眼通红,头发凌乱,“你满意了?你报复我们对不对?卖掉你的根本不是我,也不是你二哥,你为何要害他?”

  张采萱皱起眉,“二嫂,你现在心情不好,我不跟你一般见识,不过人还是要讲道理的,这些事情说到底,根本不关我事。”

  张采萱才不管她疯不疯,该有的立场得有,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不能让她们觉得自己欠了她们。她好好的待在家中,为了避开她们甚至都不出门了,没道理这些事情还要怪到她身上来。

  抱琴也觉得何氏的精神不对,退后几步,挡在张采萱面前,“二嫂,你是不是没睡好?回去歇歇,日子总要过下去的。说难听点,我和采萱,也是和你一样这么痛苦着过来的,过着过着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