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猫她女粉超多第37节(1 / 2)





  可是,再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事情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吗?

  所谓勤劳又能干的老阿姊,真的有表达过自己的想法,考虑过自己的意愿,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别人的身上吗?

  和影评人说的一样,不管观众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和被害者的共鸣,加害者的共鸣还是被害者兼加害者的共鸣,《阿姊》是一部很不一样的电影,好哭又感动,看完之后会陷入很久的茫然与空白期,然后才能再去体会翻涌而上的情绪。

  电影也是现实的映射,苏导一向很擅长用艺术作品来缩影现实,《阿姊》的拍摄水平一如既往的让人满意,也将题材和立意更好的诠释出来,要不然影评人也不会在这种短暂的情绪暂停之后过分激动的写出影评,然后让网友们误会这是米哈自己偷偷写的。

  拍电影的时候,苏导就常和米哈说,国内的观众其实都很温柔,只要一直带着诚意的去出作品,那么观众就会天然的倾向于你,把信任交付给你。

  虽然这和目前国内多烂片、多无内涵圈钱片也有关系,但总是失望的观众也从没有放弃或错过任何一个小希望,在没有抢到电影票的时候,也会给最近正在准备拿奖的《阿姊》一些鼓励,然后表示一定会去支持票房的,希望导演和主创人员再接再厉。

  看,这是区别于市场的一丝温柔,苏导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份信任,她希望米哈也能不要辜负,留着这份温柔观众就不会抛弃你。

  相反,再好的演员一部烂片两部烂片,简直是带着洗.钱的心思出作品时,那这一点的温柔就会被破坏殆尽,然后再也找不回彼此的曾经。

  米哈受教,也在努力的去回应和培养观众对自己的信任,票房也交出了满分的答卷,在点映会的推送下首映当天破亿,大量的观众写出了详细的影评去安利身边的人来看。

  就和米哈当时说的那样,只要你走进影院,大家就是非亲非故的好朋友。

  就、就当是给小阿姊送饭钱,给老阿姊攒医药费了。

  除了票房,米哈他们也一直在关注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很快,在热映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关于小阿姊和老阿姊的相关讨论开始,持有不同观点的网友开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觉得过分夸大的有觉得完全写实的。

  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论据,然后在激烈争吵之后,《阿姊》带着主创人员以及最新的获奖情况,开始盘踞在热搜榜上不下来了。

  于是,其他明星团队就这么看着‘电视购物推销式打广告’之后,又出现了‘争论不休但谁敢蹭热度就捶谁’的超现实场面。

  还能不能好了?

  第五十一章

  生活不易, 还要被同行敲打, 其他明星团队有的时候气的恨不得拿热搜包年的发.票去捶米哈, 让这个家伙让让路,不要短时间高密度的出现在热搜榜上。

  要说米哈买热搜?看次数也不算, 毕竟米哈闭关考试和准备拍戏的那段时间,她可以真的没什么消息,连不错的高考成绩都在出圈之前被经纪人摁下去了。

  要说米哈没有买热搜?那一旦出现就怎么都不肯下来的标题是怎么回事?取得还一个比一个有意思, 完全不是什么简单的“胖了瘦了情伤或是恋情曝光”可以比的,连他们都会私下默默的看。

  但是真的要让这些明星团队按照米哈的路子来出热搜?不,他们不敢。

  先不说明星艺人自己是否认同米哈这种‘特别敢’的态度, 就是他们想一想自己之前的人物设定、争取的资源和公司相关的安排,顾虑就已经多到让他们犹豫了。

  和米哈这种刚开始就打破公众承受下限不同, 明星艺人会不断的被自己的过往所禁锢和牵绊, 越来越不自由和越来越胆小, 哪里敢和米哈学,万一公众形象崩塌或是被黑粉围攻掉粉, 他们的职业生涯会出大事的。

  就拿米哈不把黑子当回事这一点来看, 圈内真正能做到她这个地步的同行就极少,所以想要模仿也太难了, 羡慕不来。

  在《阿姊》话题正热的时候,其他的明星团队也会下意思避开这个风口,免得被撞伤, 所以随着《阿姊》的官博不断的刷新着票房的记录,米哈的国民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毕竟苏雅丽是老牌女神,哪怕剧中形象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能被认出来,那年轻的那个小刺头是谁?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都会搜一下米哈的消息,然后看着宣传图停顿三秒,感慨剧组对年轻演员是真的狠啊!

  影片的时间有限,但引发的讨论却越来越多,很多网友还会带上自家的坐标希望影院加场次,或是在一些县城的小剧院里也安排上排片,大家除了讨论小阿姊和老阿姊,就是喜欢聊米哈和苏雅丽了。

  苏导以演员身份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大部分的观众都还太小,错过了那段新兴时期,倒是近些年他们经常接触苏导以导演、编剧身份拍出来的作品,仔细一看全是精品,更是要排队给苏雅丽比小心心。

  米哈的相关消息倒是少一些,但这也拦不住大家对她的深扒,结果不扒不知道,一扒就什么都扒不到,除了米哈读的大学之外,人生前十几年一点痕迹都没有。

  当然,网友们也不会往什么超现实的地方想,只以为是米哈的家人和公司对她的信息保护的很好,去看看米哈的大学同学对她的评价也挺好的。

  虽然没有去考演戏相关的专业院校,但米哈考得大学也是国内比较有名的院校,提到名字都会得到父母点头说这孩子肯定学习不错的那种,愿意帮米哈发帖出声的同学也都很友善,还帮忙截了一些校内bbs的图,来给大家看一个和朋友相处的愉快,上课听讲老实做作业的米哈。

  大学的课业压力没有高中那么紧绷,他们不少也都收到了米哈的赠票,就算点映会没有去后面也去电影院和同学一起看过《阿姊》,自然也看到了一些网友对米哈‘野蛮刺头’的评价,所以截图发帖其实也是在努力让大家不要被剧情影响,对米哈有什么偏见。

  去正常的大学报到,就意味着米哈要更在意自己不要随意影响同学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一些能摸到她课程安排的粉丝,都被大力这边再三嘱咐不要去学校找米哈,否则会让米哈很对不起同学,不仅如此,米哈平时在校园里也都会天热戴宽边帽,天冷戴捂脸围巾,上课也都默默坐在最前面的角落谁也不打扰,谁也不影响。

  所以,其他的同级校友也都能感受到米哈的低调和用心维护,自然乐意支持米哈帮她出声,而且《阿姊》这部电影本来就更能打动年轻人,他们都有不少人当天看完电影后哭着跑去找米哈的宿舍,然后扑空之后哭的嗷嗷的才离开。

  在各方影评不断涌出的时候,以米哈同校为首的一批年轻人的维护还是很显眼的,于是没过多久,有几个挺有名的媒体评论家发博,提到了米哈。

  其中转发最多热度最高的一篇博文,叫做《年轻人真的很敢发声——米哈》,比起杂志或报纸特邀的评论家,这个博主平时更像是个好脾气的科普账号,经常也会看粉丝们的留言然后去翻译一些外文文献或是做一些研究解释,自然也和娱乐圈没什么关系。

  他之所以会写到米哈,是和博主女儿有关系。

  在《阿姊》这部电影之前,博主就知道米哈了,因为他的女儿准备在下一个假期去割双眼皮,虽然女儿还是个高中生,但是主意很硬特别有想法,还仔细考虑了双眼皮的恢复期不会影响她的开学,让他和妻子都劝不了,在家有些发愁。

  不是反对整容或是其他事情,只是博主他们觉得女儿还是个高中生,要以学业为重,过分的关乎外表实在是有点浪费精力,再说割双眼皮再小也是个手术,夫妻两个都是从事传媒行业的人,他们也没有少看什么整容失败危及生命的新闻啊!

  女儿这边振振有词,说她找的是好医院与靠谱的医生,还有同学已经割过了效果很好,她都已经把事情准备好了,而且连手术费都是用以往零花钱和压岁钱来付的,夫妻两个这边则是很抗拒和愤怒,觉得女儿过于顽固谁说的话都不听,简直就是青春期的叛逆一和她讲道理女儿就生气,根本沟通不了。

  结果,这事的转机出现在米哈身上。

  在回答网友“整容建议”的那一天,女儿也看到了节目然后转过去蹲了直播,认认真真的看了被举例子的那个很飒的姐姐,然后惊讶的发现她们的眼型简直一模一样。

  米哈在直播之中不仅具体讲了容貌的优势和劣势,妆容、发型甚至服装对整体美感的影响,还动了显色笔真正改了一些地方,一下子就戳中了女儿的审美。

  那个比她年长很多,看起来有些平凡的姐姐,一下子就变得有韵味和舒服起来了,比起近些年流行的欧式大眼或是深目高鼻,女儿被这个审美戳中了,而且米哈也认认真真的讲了,凡事都要做好准备尽量让动刀这种怎么掩盖都会留下细微痕迹的方法放在最后,毕竟大家还要考虑到接下来几十年的衰老趋势,不要贸然的动一些基础地方。

  所以,女儿又暗搓搓的去找了一下妈妈现在和年轻的照片,按照米哈教的对比方法惊讶的发现,妈妈这边的女性亲戚都很少有眼部周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眼皮会变得线条更分明和圆润,反而会变得更好看。

  那还动什么刀啊!二十五岁之前能用双眼皮贴,二十五岁之后就能让眼睛自然的形状出彩了,于是博主的女儿放弃了她本来也有点害怕疼的计划,默默去找了一些贴双眼皮的技巧或是突出单眼皮美感的方法。

  也是这一次,博主从女儿这里知道了米哈的名字,心里还暗暗惊讶米哈作为明星艺人,这么典型的公众人物形象为什么会详细又认真的来讲这些东西,但从米哈的身上他也意识到之前和女儿的矛盾在哪里了——作为有经验的成年人,哪怕他们是父母也不愿意仔细去听女儿的诉求和需要,正面问题去寻找原因,只会用对孩子失望的眼神来武断的下一个结论,让孩子受不了的来“叛逆”。

  他们觉得割双眼皮是个很危险不靠谱的事情,可只给孩子一个命令式的结论,而不是去关注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其他的解决途径,直到米哈的出现,她毫不回避也并不搪塞,认认真真的告诉大家该怎么面对自己、去如何改变以及怎么来考虑整容这个问题。

  是米哈眼光独到,发现了别人都没有看到的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