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疏忽(1 / 2)





  吴桂花儿满地打滚儿,白老二更是哎呦呦喊疼,不肯起炕。

  翠萍儿更是说累的来了月事,不能干活儿…

  白老太气得是耳朵冒青烟,起意去老大家里讨要银钱雇短工,想起里正和村人昨日说的话,她又不敢。

  最后,到底还是让白老二进城寻几个短工。

  白老二相熟的人,多半是同他一样吃喝嫖赌,哪有几个真正干活儿的。

  四个人到了白家,秋收七八日,母鸡吃了三只,工钱搭了三两银。

  待得他们走了,白老太去田里一瞧,差点儿没气昏过去。

  稻田和麦田被割的好像癞子头一般,这里一块没了,哪里一块还留了一大把没割。

  路过的村人,简直把白家的地当笑话看了。

  有小子拎着篮子要捡便宜,被白老太气极败坏撵走了。

  她拿了篮子,撵了全家又去地里收尾,足足又忙了好几日。

  全村最后一个,总算是把地收完了!

  而这个时候,村里人已经把粮食装袋子,开始收土豆白菜,砍柴预备过冬了。

  白老大也终于从城里回来了,带了十五辆推车。

  每辆推车都不大,半大小子们足够推得轻松。

  推车下边有个车斗,将将放下一个大火盆,还有出灰和添柴的小灶门儿。

  上边同车板平行的位置,就可以放蒸屉,蒸屉里放包子。

  蒸屉上盖上棉被,绝对保暖。

  村里人听说,都是纷纷跑到南山脚下看热闹。

  铁蛋儿和蝈蝈几个更是乐的直蹦,恨不得立刻拉一辆回家去。

  其余村人也是羡慕的咋舌,又问起什么时候添人手。

  白芊芊早就同家里商量妥当了,想要卖包子的半大小子一起抓阄。

  谁抓到了,谁就进城。

  但若是小子们犯错了,比如不讲卫生,不戴帽子和袖套,取包子不用夹子,罩被和笼屉不清理干净,甚至是偷吃偷钱。

  那就会被开除,换别人接替。

  这般,没抓到阄儿的人都会成为监督者,不用白家费心。

  至于包包子的人手,只有王婶子和荣婶子也是不够了。

  这次把荣婶子家的小梅也招进来,算是回报荣里正护着白家的情分。

  事不宜迟,当晚,村里各家聚到白家喝茶,就抓了阄。

  抓到的小子自然欢喜,没抓到的也不算沮丧。

  因为白家这面点作坊,眼见就做大了。

  以后,他们总会轮到的。

  有些聪明的,已经准备跟着进城看一看,学一学怎么吆喝了。

  白老大自然听刘玉芳说起老宅来闹,除了叹气,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一个“孝”字,大过天。

  他只要当儿子一日,就同爹娘没有道理好讲。

  幸好闺女聪明,张罗出这个小作坊,带了村里人一起赚点儿零用。

  否则,他们一家哪有如今的生活儿。

  这般,对于闺女当家,他心里最后一丝不甘也都消散了。

  当晚,白芊芊把调馅儿的活计,交给了老爹。

  甚至附带探讨了一番,如何给肉馅儿去腥,如何加青菜不出汤。

  而发面的绝活儿,就交给了刘玉芳。

  刘玉芳最清楚自家发财,就全指望这个面团膨大的秘法。

  不用闺女嘱咐,她也知道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