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墨梅(+1更)(1 / 2)





  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来场的影评人、来宾、记者或多或少都是关系好的,但是如果电影不好,掌声也不会这么地发自内心。

  俞玲拼命地拍着手,眼角还隐隐有点淡淡的水雾。

  她真是被感动到了,墨梅的角色层层铺垫下来,情感在最后的瞬间爆发,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顾不上心里的杂乱,只凭着本能拼命地鼓掌。

  这部电影,很可能因为墨梅这个角色的点缀而更上一个台阶。

  这时她才想起孟信芳的话,佩服这个京剧大师的先见之明。

  台上答谢的一行人中,苏沁面带微笑,坦然自若地接受着下面数百道目光的注视。

  从首映礼现场的反馈上看,刘镇洋知道自己的这部剧算成功了。最终票房的话,还要等稍后电影正式上映后接受市场的考验,但依据经验,票房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看着影评人的笑脸,他相信今晚回去后这些人很可能会对出城令进行评论,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首映礼结束后苏沁和大家道别,直接打了部车回刘东的家。

  她现在还不出名,但单凭着相貌也引得司机频频瞩目:“您是哪里的明星吧?”

  苏沁没有接话,按道理说今晚的她,应该是高兴的,然而她却不知道和谁分享。

  当晚,一名署名“榆林”的网络大v率先发出了出城令的影评:

  --有幸参加了今晚出城令的首映礼,我只想说不枉此行。

  其实对我而言,谍战类的片子并不是观影的首选。此类的作品,因为主旋律的原因,或多或少地有着大同小异的地方。可是出城令却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使我意外的是出城令的剧情一开始就不是以窃取情报为目的,而是情报已经到手,剧中人物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情报传递出去,这也点了出城令这部电影的名。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时间限制,这也使得观影的我对剧情的走向更加关切。

  然而最使我意外、也是促使我写这篇影评的是,电影中着墨不多的角色墨梅。

  对于这个角色,宣发期间的炒作纷纷扬扬我不做评论,但看完电影后,我只想说一句话,这位年轻的演员完美地胜任了墨梅这个角色。

  墨梅在这部电影中从何而来不得而知,第一眼所见到的身份是那个时代名满海市的名优,其后则是流连在日军高层之间的交际花,美得仿佛罂粟,吸引人的同时也是致命的,观影的我很好地认识到了她的美艳,厌恶其的狠毒。然而到了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

  当剧中男女主驰车离开城市时候,不知来自何处的墨梅,她的去处是一定知道的。

  而最后的一个画面,隐晦地给出了墨梅的出身。

  她可能出身自哪里的书香门第,或者哪里的富贵世家,本来应该在集千万关爱中成长,却因为时代的悲剧,沦为名优,成为交际花,而最终为了顺利地将情报传递出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她什么时候加入地下组织不得而知,甚至是不是地下组织的人也没有交代。

  正如那个峥嵘的时代,有的牺牲看得见,有的牺牲却是悄然沉入水底。

  我个人觉得,对于这个角色刘导与其说给我们大家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不如说更愿意我们大家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透过这个角色,去认真地审视那个时代。

  正如墨梅最后写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