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一时满屋愕然,徐琳琅身为长姐,和徐锦芙互问安好便是,不想她却这般谦卑,竟然向她的妹妹行了问安礼。

  徐锦芙竟面不改色地应了徐琳琅的礼:“姐姐请起。”

  徐琳琅在众人轻蔑和嘲笑的目光里,愈发的局促不安,手忙脚乱,被一屋子人看了笑话。

  后来徐琳琅问起苏嬷嬷,苏嬷嬷捶胸顿足的哭着说:“奴婢是下人,哪里能把贵人见礼的礼数都知道,只是老奴路上担心小姐什么都不会,这才把自己会的教给小姐,不曾想竟然是错的,老奴对不起小姐,可老奴也是一片好心,小姐,你责罚老奴吧。”

  听了苏嬷嬷的话,徐琳琅只以为苏嬷嬷是一片好心,只是不全知道那些礼数罢了,哪里舍得责罚苏嬷嬷。

  此刻,徐琳琅行礼开合自如,行止仪态大方,毫无差错。

  苏嬷嬷如罹雷击,怎么会,她明明不是这样教徐琳琅的,徐琳琅怎么会都做对,定然是哪个不长眼的小丫头偷偷教了她,以雪,对了,定然是以雪,她不在徐琳琅身边的时候,都是以雪和徐琳琅在一起,且每天晚上都是以雪陪着徐琳琅睡觉的,也只有以雪有这个机会了。

  以雪这个贱婢。

  苏嬷嬷心内惊惧,偷偷朝谢氏的方向瞅上一眼,果然,谢氏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没有人知道,诗书精通,才艺卓绝,应天府的闺阁少女,没有人比徐琳琅更当的起这两个词。

  徐琳琅的母亲并非愚昧无知的乡下妇人,自徐达接了父母亲眷去了应天府,给张氏在濠州置办了宅子铺子银钱,张氏经营有道,用挣来的银子给徐琳琅请了最好的师傅。

  应天府和濠州离得远,却未阻挡谢氏对张氏母女使些手段,张氏并非软弱之人,明修寨道暗度陈仓应对了谢氏的不少阴谋。

  张氏深知魏国公府人心复杂,所以并未将徐琳琅的真才实学公之于众。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徐琳琅长到了十二岁。

  徐达写信劝说多次,张氏终于改变了主意,要带徐琳琅去往应天府和徐达团聚。

  没料到的是,就在张氏临行之前,濠州大发时疫,张氏染上了时疫,药石无医,没支撑几天,便溘然长逝。

  张氏在弥留之际,硬打起精神叮嘱徐琳琅,到了国公府之后定然要藏愚守拙以自保,不能轻易露了锋芒,以免招人嫉恨陷害。

  所以,前世来了应天府后,徐琳琅从未把自己所学示于人前。

  可是时日久了,在苏嬷嬷的“好心”关切下,徐琳琅也要忘了自己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了应天府后,藏拙的徐琳琅受尽了贬低嘲笑,只把苏嬷嬷当做自己的倚靠。

  后苏嬷嬷撺掇撮合徐琳琅与跟人私奔,中途被人拦下。

  往后的几年徐琳琅声名尽毁。

  谢长岭却不受影响,另寻高门娶亲,后又纳了诸多通房小妾,妻妾成群,过得好不快活。

  多年后,徐琳琅才得知,谢长岭带她私奔,本就是谢氏、苏嬷嬷和谢长岭一起设的局。

  徐琳琅的一腔深情,终是托与豺狼。

  可走错了便是走错了,她与人私奔,声名狼藉,已无路可走。

  徐琳琅与谢长岭私奔一事,轰动了应天府所有的勋贵人家,成为了贵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徐琳琅自从得知谢长岭带她私奔的真相,便带着贴身丫鬟阿筠四处游历。

  人人都道,徐琳琅这是实在没有颜面留在魏国公府了。

  一直到了徐琳琅二十多岁的时候,和徐琳琅年龄相仿的女子,孩子都好几岁了,徐琳琅却还未婚嫁,这自然也是要被人说道嘲笑的。

  人人都以为,徐琳琅这一生,便要一直活在尘埃里了。

  不想,经年以后,四皇子登基,立的皇后,竟然是那位名声尽毁的魏国公府嫡长女徐琳琅。

  徐琳琅是新皇之后的消息一时间轰动了整个大明。

  没有比这更震撼的消息了。

  那个上不了台面,被人嘲笑的魏国公嫡女,怎就突然成了母仪天下、人人要仰望的皇后呢。

  且新皇十分敬重这位皇后。

  众人虽疑惑却也懂得见风使舵,当年嘲笑过徐琳琅的人,也都忙摆出一副奴颜媚骨,生怕这位深获圣宠的皇后寻仇报复。

  前世的徐琳琅,登临凤位,荣宠无边,纵然前半生坎坷,后半生早逝,却也是众人羡慕不及的圆满。

  只有徐琳琅自己才知道,上一世,生母生前苦心孤诣为她安排筹划,她却着了谢氏苏嬷嬷一干人等的道,名声尽毁,连带着母亲张氏也被人鄙薄议论多年。

  虽最终成为皇后,为娘亲带来了光耀。可原本娘亲那般贤明聪慧的人,却因为她年少时的愚蠢和软弱,受了多年贬低嘲讽。

  娘亲说的藏拙没有错,守愚也没有错。错的是她信错了苏嬷嬷的“好心,错的是她软弱天真,毫无城府。

  苏嬷嬷教了她错的礼数,她还相信苏嬷嬷并非有意为之。

  苏嬷嬷说父亲祖母并不关心不在乎她,她便疏远父亲祖母。

  苏嬷嬷说这家夫人笑话自己那家小姐小瞧她,她便妄自菲薄

  苏嬷嬷把她的长处说得一文不值,她便变得唯唯诺诺。

  苏嬷嬷手段高明,一步一步摧毁了徐琳琅所有的自信,却丝毫不着痕迹。

  徐琳琅的嘴角扯出一抹嘲讽,是对前世的自己的嘲讽。

  这一世,苏嬷嬷是不能如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过来的小天使们,我太需要你们的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