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节(1 / 2)





  徐琳琅这才放下心来,又问:“姨娘这做法倒是妥帖,姨娘挣扎的越厉害,宋国公夫人便越想不到原来这一切都是做戏罢了,只是让姨母受了这皮肉之苦。”

  “琳琅,别这样说。”王姨娘忙道,“你和玲珑好容易设计将我从那活死人墓中救出来,我受这点儿磕碰又算得了什么,之前在百花苑受过的欺辱磋磨和这儿伤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徐琳琅这便安心了些。

  王姨娘向窗口看了看:“怎么还不见玲珑回来啊?”

  徐琳琅道:“为了不引人注意,回来的时候,玲珑走的是小路,她还要故意走岔路,这便不免要多花些时间了,姨娘你也不要太担心,过不了太久,玲珑便过来了。”

  “我不急。”王姨娘咳了咳,“这下子我离开了宋国公府,大夫人就再也不能拿我要挟玲珑了,我也不必在受她的掣肘了。”

  徐琳琅一笑:“所以,姨娘也没什么好担忧了,只放心养好身子便是,我的人已经去请大夫了,大夫用不了多久就能过来。”

  王姨娘的病原本是最普通的风寒,可是宋国公夫人孙氏偏偏不让大夫给王姨娘好生看病,直把王姨娘的病托到了严重的田地。

  眼下,王姨娘终于离开了百花苑,离开了宋国公府,终于是可以得以救治和安心养病了。

  徐琳琅与冯玲珑早已做好了计划要将王姨娘接出宋国公府,可是宋国公府是大夫人孙氏当家,想要正大光明的出去,哪有那么容易,孙氏巴不得王姨娘在她手底下受一辈子磋磨。

  故而,徐琳琅与冯玲珑想了一个计策,并筹划良久。

  既然孙氏一直嚷嚷着要将王姨娘发卖了,那就让她将王姨娘发卖了好了。

  冯玲珑买通了孙氏常用的三个小厮下人,这三人时刻关注着孙氏这厢的动静,若是孙氏闹出了要将王姨娘发卖的迹象,这几个跑腿的小厮便会及时将消息放出去给徐琳琅安排好的“人伢子”。

  徐琳琅另外安排了人日夜在冯府旁隐藏守候,密切关注冯府的一切动静。

  等到时候,大夫人孙氏将王姨娘卖给“人伢子”,王姨娘便可理所应当的离开宋国公府了。

  今日一大早,孙氏以丢失了一箱子嫁妆首饰为由,搜查了整个百花苑,却也没搜查出个什么来。

  直等到搜查完了,冯玲珑才去参加了登高。

  冯玲珑离去之后,孙氏很快又杀了一个回马枪。

  哼,趁着冯玲珑不在将这事办妥,等冯玲珑回来,就算去告状也来不及了。

  一群来势汹汹的小厮婆子,在百花苑的院子里一阵乱翻,过了一会儿,便有婆子说,在百花苑的水缸下面有一个小洞,洞里放着的,正是孙氏丢失的首饰匣子。

  孙氏一番审问下来,百花苑的丫鬟花穗马上招了,说王姨娘看她有伺候孙氏的机会,便打发她偷了孙氏的首饰匣子,因为担心暴露,便让她在原本放着水缸的地方挖了一个小坑,将首饰匣子放了进去,然后再把水缸摆放回原地。

  这一下子,人赃并获,王姨娘偷盗孙氏首饰匣子的罪名已经洗刷不清楚了。

  话说,孙氏的首饰匣子里的首饰很是名贵,大多都是孙氏的陪嫁首饰,还有一些是皇后娘娘的赏赐,其中贵重,自是不言而喻。

  故而,孙氏动了好大的怒,说她好心关照王姨娘母女倒是关照出家贼来了,既然如此,她需得好生处置王姨娘以正家风了。

  孙氏吩咐小厮去找个人牙子过来,要将王姨娘发卖。

  被冯玲珑买通的那几个小厮忙按照约定好的方法往外放了消息,徐琳琅安排好的“人伢子” 不一会儿便进了府。

  “人伢子”王婆一进去了百花苑,开口便问孙氏:“夫人是要发卖府上的哪个婆子丫鬟。”

  孙氏笑了笑,并不解释王姨娘并不是府上的丫鬟婆子,只眼风朝着跌坐在地上发髻散乱的王姨娘瞅了瞅。

  王婆瞧了瞧骨瘦如柴的王姨娘,道:“夫人可是要发卖这妇人?”

  孙氏道:“正是。”

  王婆叹了口气:“唉,这人的身子骨看着也太弱了,似是一阵风便能将她吹跑似的,哪家人家愿意买她回去伺候?这若是买个有力气的,我便能出上十两银子,可若是买这位,我便只能出上三两了。”

  王婆似是对王姨娘的身子骨很不满意

  孙氏嘴角扯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你却不知道了,这位却不是丫鬟婆子,而是我们府上的姨娘,身份娇贵着呢,既然有这么娇贵的身份,妈妈买了她后怎么能把她卖去做下人。”

  王婆道:“那夫人的意思是?”

  孙氏和言道:“你若是想多赚银子,最好是将这贱人卖去窑子里,你可别觉得她身子骨若,你仔细瞧瞧她那张脸,狐媚着呢,男人们最是喜欢她这个长相。”

  妾通买卖。

  孙氏是当家主母,自然是可以将王姨娘随意发卖,可是即使孙氏再想将王姨娘卖到窑子里去,也不能直接如此做。

  将夫君的妾氏卖到窑子里,要遭人所不齿的。

  孙氏将王姨娘买个人伢子,便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之事,并不会为人所诟病。

  若是由人伢子的手将王姨娘卖到窑子里去,可就不管孙氏的事情了。

  毕竟,和人伢子钱人两清后,孙氏便管不着人伢子要将王姨娘卖到哪里去了,就算人家子将王姨娘卖到花街柳巷那等腌臜地儿,也半点儿都不会累极孙氏的贤名。

  孙氏决定不了人伢子将王姨娘卖到哪里,却能提点人伢子,毕竟,把王姨娘卖到窑子里可比卖给人做下人挣得银子多多了,人伢子也和银子没仇不是?

  王婆顺着孙氏的意,围着王姨娘走了一圈儿,心里暗暗咒骂孙氏如此恶毒,面上却笑得似一朵花一般,道:“夫人说的有道理,这妇人虽然是有了些年岁,容貌倒是不错。只是她到底不必年轻些的姑娘们,最多,我也只能出上八两银子。”

  孙氏很是满意:“八两便八两,那我便给妈妈立字据吧。”

  王婆也爽爽快快的应了,当即拿出一分拟了一半的文书,又往上添了几句,让孙氏画了押,爽爽快快的给孙氏数了八两银子,然后便招呼两个跟来的身强力壮的婆子将王姨娘带走,王姨娘自是不从,挣扎许久,中途还将膝盖磕在了门框上,看样子还磕的不轻。

  王姨娘抱着雕花门的门框,用尽全身力气向孙氏说道:“国公爷不会让你把我发卖了的。”

  孙氏嘴角扯出了一个嘲讽的弧度:“呦,你以为现在还是你十几岁那会儿呢,你也不瞧瞧你人老珠黄的样子,老爷早记不起你这号人了,记都不记得了,更别提管你的事了。”

  王姨娘原本还在挣扎,听了这话,整个人便如同死灰槁木一般,软软的跌坐在了地上。

  王姨娘刚进府的时候,容颜娇俏,很得宋国公冯胜喜欢。

  可是后来,在孙氏的磋磨下,王姨娘便总是一幅病病殃殃的样子,冯胜便也将王姨娘抛诸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