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地主[末穿古种田]_89(1 / 2)





  他们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届赏花会的花魁会是谁,也只有这样的花能够与其他府的花魁一决雌雄,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耿才梁乍一见到这株芍药,与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株新品种一定会受到官员们甚至宫中贵人的喜爱。

  青平府的赏花盛会唐时无暇顾及,他现在正在经历题海战术。袁镛将历年童生试的试题都拿过来让唐时一篇篇地做,唐时这是第一次做古代的科举试卷,觉得还真的挺有难度的。

  袁镛给他评改了一份试卷后,说道:“虽说童生试是在九月份,但基础还需要早点积累起来,你这篇写得不能说不好,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你忽视了。写文章词藻与思想固然重要,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由心而作,为师在你这篇里倒是品不出这一点。”

  这个问题其实唐时自己也明白,他记忆力极佳,背过的文章都能清晰地记起来,所以他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大量引据经典,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很畅快,但总觉得缺了点灵气,他已经在努力改正这个毛病了。

  袁镛看唐时沮丧地低下了脑袋,想他如今也不过十三岁,文章写成这样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了,自己对他的要求还是高了点,“不过这一点慢慢来,等你阅历多了,文章自然就能品出来味道了。”

  唐时心想:我这些年的阅历说出来能吓死一大票人,这实在跟阅历无关,他就是没有用心。

  “我明白了,老师。”唐时在袁镛面前一直是个乖学生。

  袁镛对他的期望还是挺高的,他不让唐时当官却让唐时参加科举,一方面是为了唐时着想,毕竟秀才、举人之类的身份肯定会给他带来助益,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是衡量学习的一个重要尺度,他希望通过科举让唐时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学识深浅,并激发的动力,以免他失去了目标。

  唐时明白袁镛的良苦用心,他也一直在进步。

  “对了,石头,为师过些时日可能要暂回京都一趟,到时候你就得自己学习了,童生试的时候为师可能赶不回来。”

  唐时点点头,“老师,我不会偷懒的。”

  袁镛笑了起来,他倒是不担心唐时偷懒,可是自学往往会不自觉地困囿于方寸之地,若是上个学堂,身边有夫子教导、有同窗比较,石头才能更加清晰自己如今的学识深浅。

  “石头啊,为师认为你应该上个学堂,多与其他同龄学子进行交流,这样成长得才更快。”

  “弟子听老师的。”他的心境与一般小孩子不同,他的很多习惯与思维已经固化了,在学习上比之年轻的学子少了一种创新与激情,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他已经打算八月份与小风、颂儿他们一起入学。

  下了学后,他回到唐家,李绍几人正凑成一团习字,主要是李绍单方面地教导唐风三人写字。李绍的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可唐风和唐颂的字还是差了些火候,唐雅在文字上向来敏感,一手字也已经写得能入人眼了。

  唐家其他人对三个孩子的变化也都看在眼里,他们心里头高兴着呢,特别是方氏,唐雅是她的女儿,从原来的黄毛小丫头变成现在这样,她是打心眼里高兴。再过几年小雅就能嫁人了,要是能许个好人家,她就放心了。

  四个孩子看到他,俱起身喊了他一声,唐时走过去看了一下,说道:“小风的字有进步,小颂还需要多加练习,小雅很不错。”

  唐颂小脸顿时沮丧起来,唐时安慰他:“你年纪最小,时间还多,习字切莫心急。”

  “小叔,我知道了。”唐颂放下笔,抱住唐时的腿。

  唐时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油纸包住的点心,“这是小叔在城里买的,你们分着吃,正好一人两份。”

  唐颂欢呼一声,连忙拆开油纸,露出里边香喷喷的点心,“好香啊!”他狠狠吸了一口气。

  他拿了一块就往嘴里塞去,可见唐风他们都没有动静便有些不好意思,“你们怎么不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