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章(1 / 2)





  红楼是个直爽人,你在裕州时就花了心思要利用她作为你我联络的桥梁,却没想到她反而倒向了我这一边,甚至将胭脂堂的事和盘托出,所以在我昏迷那几日,你便让她离开了京城。我遍寻红楼不着,后来还是天磊来信,我才晓得她是回了裕州。清池,你对人对事的算计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叶清池但笑不语,等着她的下文。

  “你当年救我,纵然一半是天意,但另一半谁能说不是人为?你那时在北境的盘子还不稳,急需有朝廷背景的人来给你扎根基,顾长平当然是不二人选。只是当时我年纪尚浅,对这些事并未知晓,是后来与大哥说起才慢慢猜出一二。”

  “没想到你还挺记仇的。” 叶清池喝了口竹染沏好的茶,道,“是啊,那时候恰逢叶氏遇上危机,我如果不铤而走险到北境,也许叶氏就此便要没落。我在裕州盘亘数日,打听出你与靖远侯的关系,又知你为斥候将要出关去狄戎探听消息,这自然是个难得的机会。后来救下你,我也留在了裕州,一来二去与你熟稔起来后,先前的一些盘算倒都淡了许多。这么一晃就是十多年,谁能料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刘珩居然从京城跑到石岭去投军。”

  “谁能想到,”顾长安像是想起什么糟糕的回忆,支着额头低笑,“他时候只懂点什么花拳绣腿,上了战场左支右拙,狼狈得不像话。”

  “他只身跑到石岭,在那光秃秃的地方隐忍七年,你当真信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么?两年前刘珩回京,看似无权无势的七皇子竟能以雷霆手段压康王一头,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胭脂堂派去刺杀他的人要么无功而返,要么音讯全无。半年前,胭脂堂几大堂口接连被毁,康王在朝中势力也遭打压,刘珩那时虽在南境,可谁能说这些与他无关?”

  “他算计过天下人,只‘粗心大意’地漏了我一个。”顾长安在手里的枯叶上戳了几个窟窿,“不能说我从未被波及过,可他针对的人,从来都不是我。成大事者,哪有心慈手软的。我也是打过仗的人,见识过战场上小山包一样堆起来的尸体。战争是对生命从根本上的嘲讽和蔑视。刘珩很少与我说起他的‘大业’,他知道那是不见血的厮杀,本质上和肉搏战没什么区别,都会让人心生厌恶。对我来说,这样就挺好。我不是什么见不得血光和争斗的人,只是不乐见罢了。所以我赌上府里几百条人命兵发京城,也不单为了国家大义和皇帝的嘱托。”

  叶清池看着她,总觉得她这话说的颠三倒四,但他却明白了她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仨字,我乐意。他这回的确是输了个底掉啊,倒不是输给刘珩,是败给了顾长安这个“一根筋”。

  “罢了,话到此处也不必再多说,我走了。”叶清池站起来,背对着顾长安摆一摆手,“如有需要,你知道在哪儿能找到我。”

  顾长安觉得心里那一块秤砣总算撂下,对着叶清池的背影真心实意地道了句:“清池,多谢了。”

  叶清池走到院门前却忽然停下来,回首看着顾长安,好像终于卸下什么重担似的一笑,道:“无论是去南境当什么劳什子的军师,还是脑子一热从京城跑到凤涞,我都没算计过什么。其实事后我挺后悔的,因为这两件事都办蠢了,对不起你叫了我这么多年的老狐狸仨字。”

  他说完就走了,顾长安捧着茶杯一时怔忡,闻着袅袅茶香,露出个释然的笑来。

  顾长安少有如此惬意的时候,闲在平江王府里简直要生出一层绿毛来。除了东哥和茂修时不时来她这个姑姑的院子里读读书,别人几乎是绕着漪澜苑走。尤其是几个姨娘和大难不死的弟妹,差不多把顾长安当成了瘟神,可又拿她没什么办法,就连死了闺女的后娘也是敢怒不敢言,在自个儿院里见天地扎小人咒顾长安,可冷不丁地俩人真在府里碰上,却是连半句重话都不敢说。

  平江王府上下都知道,只要这老天不再出什么幺蛾子,他们府上是要出去一位皇后了,想想就觉得牙根都酸疼。

  按道理,顾长安得守孝三年才能出嫁,可皇帝这一道旨意下来,谁也不能崩出个不字,只得忙完丧礼忙婚礼,府里的总管领着童生俩人简直忙得要飞起来。

  一时间,喜气倒把先前的哀伤给冲淡了几分。

  绣娘们日夜赶工,总算赶在婚期前把喜服给赶了出来。金银丝线坠着明晃晃的珍珠实在华贵无匹,顾长安在竹染、沈氏和杜氏仨人的帮忙下总算把繁复的衣裳套在身上。

  换好之后,杜氏摸着下巴直皱眉,说顾长安在这烛火下一照,简直就是晃眼,这要搁在白天,估计站在几十张外都能看见她在远处发光。

  顾长安觉得这喜服好像比她那盔甲也轻不了多少,搞不清楚刘珩非得挑出这么张扬的一套是几个意思,还嫌他们这婚礼不够闹腾的?

  总归是一阵人仰马翻,总算到了平江王府郡主出阁这日。

  端王爷从大早起就紧张得先绕着王府跑了三圈,跑的满头大汗才算把蹦蹦乱跳的心给摁回去。

  白辛、决明几人忙完之后干脆就排成一排看热闹,顺便想象一下等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他们王爷该怎么办,几个人一合计,估计他还是听郡主的……

  皇帝拖着病躯勉强从含章殿来端王府上观礼,顺道还带着才晋了贤妃的顾鸾。顾鸾心里既喜又忧,可转念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长安这位置坐的稳,谁也不能欺到她头上去,何况还有平江王府给她撑腰。

  相对而言,顾小将军就很淡定了,头上盖着喜帕看不见前路,但脚下路还都看得真切,也不需旁边喜娘扶着,自个儿迈开大步就能走得四平八稳,可把守在府里的沈氏和杜氏愁坏了。

  这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只见过怕的食不下咽的,没见过吃得香睡得好,好像就换身衣裳去串门的。

  不过这事顾长安的确看得淡,在她看来,重要的并不是嫁娶这日的过程,而是两人往后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数十年。

  顾长安热热闹闹地出嫁了,城里老百姓知道消息的都跑出来观礼,不少都说这才是佳偶天成,也有人说这端王怕是娶了个悍妇,说什么的都有,气氛很是喜庆。

  顾长平和顾长宁俩人在府门外目送花轿远去,顾长宁用手肘拱拱顾长平,“我怎么觉得心里头酸不溜丢的不是滋味啊,你啥感觉?”

  顾长平哼了一声,“以前是怕她嫁不出去,这会儿觉得还是嫁早了,走,陪哥去喝一杯。”

  “咱们长安这样的姑娘,嫁给谁都觉着亏,可望遍大齐,还有比他更配的么?”顾长宁和顾长平俩人背着手往府里走,边说边摇头叹气。

  这边的端王府里,跟刘珩交好又跟顾长安熟识的人像是铁了心不打算让他有个舒心的洞房花烛夜,只待皇帝前脚一走,后脚就闹开了,一群人撂下往日的拘束,喝了个酩酊大醉,就连一向还挺克制的沈卿沈大人也有点摇摇晃晃。

  顾长安一个人戳在房里早就闷得心里发慌,只得跟陪嫁过来的竹染说点有的没的。好容易等刘珩一摇三晃地从外头进来,喜娘说了吉祥话,又挑了盖头,喝了合卺酒这么一大套,顾长安总算能把沉甸甸的金玉珠翠从脑袋上扒拉下来,然后站起来活动了下腿脚。

  刘珩眼神迷离地看着她,大着舌头舒展双臂道:“媳妇,给抱抱。”

  顾长安一看他整个人都傻了好几圈,不禁失笑,过去抬手一扯他脸皮,说:“瞧你醉的连个人样都没了,洗洗脸睡吧。”

  刘珩欢呼一声“砰”地倒在一团软乎乎的被褥上,上下眼皮亲热地粘在了一块。等顾长安拧了个帕子回来要给他擦脸时,这人已经撒欢地睡着了。

  顾长安帮他褪了外袍,净了面,给搬到床里侧老老实实躺好,才自个儿把那明晃晃的喜服脱下来挂在一边。

  蓦地,她自余光里瞧见窗外两道黑影一晃,暗自哂笑,走过去敲了敲窗户,清清嗓子道:“你们几个该哪儿哪儿去,否则明儿早起都去敬堂领三十鞭子。”

  外头决明几人龇牙咧嘴,心里叫苦也不敢吱声,矮身贴着墙根一个挨一个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六十九章 终

  刘珩醒来的时候脑门疼得像要炸裂,转转眼珠,瞧见顾长安正居高临下,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媳妇?”刘珩试着叫唤了一声,然而抱臂站着的人却没给他什么反应。

  “咱俩的确是成亲了?”刘珩低头看看整齐的衣裳,开始怀疑昨个儿那是场春秋大梦。

  顾长安理所当然点点头,“成了啊,而且白辛他们都在外头等你的红包呢,听说这些日子他们都被你折磨的不轻。”

  刘珩先是喜不自胜地默默欢呼了一番,然后心里又一沉,绷着嘴角问道:“那昨个儿夜里……”

  顾长安理理有点绑腿的裙摆,道:“你醉的不省人事,回来就睡到了这会儿,行了,我到院里活动活动,你自个儿起来收拾下。”

  说罢,顾长安就出门去了,刘珩躺在床上垂头丧气地看着床幔——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他的春宵一刻怎么就被睡过去了?不行,得赶紧趁热打铁补回来!

  顾长安抓住要跑的决明,逼迫他“自愿”陪她练了套拳,僵了这么些天的身体总算给活动得热乎乎的,顾长安觉得挺满意,决明却苦着脸跑去白辛想寻点安慰,结果却被白辛和决微无情地嘲笑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