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第196节(1 / 2)





  对于柔维未曾归来,他很有些遗憾,嗔皎皎道:“你们做父母的,也忍心叫女儿孤零零一个人留在外头过了个年,今年还不叫人回来。”

  “她回不回来,且看她自己吧。她手头事情不少,去年未能脱身,今年也未必了。”皎皎慢条斯理地剥开青柑,去了橘瓣上的白络,分别递给康熙与娜仁。

  一直安静地坐在她身边的安隽云将剥好的青柑塞给她,皎皎冲他一笑,然后转过头来,似是轻笑着,眼中若有千言万语,“无论她想做什么,叫她去做吧。我和她阿玛,希望她顺遂、如愿、快乐,希望她前路坦荡无所顾忌,同时,也不希望自己成为她的牵绊。”

  康熙微怔,娜仁却笑了,“这话,倒叫我想起当年了。也罢,随她去吧,孩子大了。”

  她一开口,康熙就转头看她,正欲长篇大论说些什么,却见她懒洋洋地往身后的凭几上靠,拢着披肩半阖着眼,似乎有些疲累了。

  他张了张口,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沉默地注视着娜仁。

  自太皇太后过世之后的一二年里,她身体一直没有大好,入冬来染了一场风寒,断断续续病到如今。

  当下仔细瞧着,她脸色已好了许多,但精神头不大好,倚在那里,瞧着难免有些懒怠怠的。

  唐别卿说是心病,他听着,却觉无力。

  又仿佛是有一身的力气,不知道应该向何处去使。

  若是身体上的病,宫中有名医、有良药。若是仍然不足,那普天下的名医良药,只要有一点希望,他都可以下旨寻来,只要能够医治娜仁,良田厚禄不在话下。

  唯独心病,使他束手无策。

  他其实隐隐约约知道如何能治娜仁。

  她初入宫中,便受太皇太后庇护,几十年如一日,与太皇太后感情深厚,太皇太后也是她的羁绊之一。如今太皇太后撒手去了,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她,最接受不了的也是她。

  这些年,太皇太后病过很多次,每一次太医都说可能不大好了,都是她日夜不离地照顾守着,硬生生将太皇太后拉回来的。

  每一次的悲伤与急切,最后都重新迎来了希望。

  这一次,她没能把太皇太后拉回来,得到的是彻彻底底的失望。

  大悲伤身,郁滞伤心。

  想要把她从悲伤中拉住来,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给她绑上羁绊,让她眷恋人间,留在人间。

  但问题就在,她如今的羁绊就不少,对她而言每一个都很重要,仿佛每一个都能留住她,又仿佛每一个都不能留住她。

  皎皎因此决定不再远走,但即便她留在身边,似乎也不能改变娜仁的状态,而皎皎显然也不能舍下公主府常住宫中,一来她放不下安隽云,二来也不合礼制;清梨与愿景与她感情深厚,她在南苑那段日子,听唐百的回禀倒是很欢喜,但还是时常倚在榻上,望着窗外发呆。

  甚至一直以来,娜仁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悲伤反常的情绪。

  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她确实伤心了一段时间。但在那之后,她一如既往的潇洒快乐,一如既往的弹琴插花看话本子。

  只是没事的时候更喜欢坐在炕上发呆,有时望着天边,有时望着慈宁宫的方向。若是宫里没有大事,她有时能够一坐就是一整天。

  康熙凝视着娜仁,不自觉地愣了神。

  娜仁注意到他的目光,抬手捏捏眉心,将自己的思绪从漫长的回忆中抽离出来,好笑地问康熙:“怎么了这是,眼巴巴地盯着,有什么事要我办?直说。”

  任是皎皎怎么看,从康熙这目光中,也看不出“眼巴巴”三个字来,当下只能感慨:人家自小一起长大的,就是不一样。

  她常觉得,自家额娘看汗阿玛的眼神与后宫诸位娘娘决然不同,如果硬要掰扯,应该是……满腔的母爱?!

  其实仔细想想,她小时候也没少和康熙争宠,暗搓搓地,大多数时候康熙让着自己女儿,但也有寸土不让的时候。

  比如娜仁只想做一道点心,在为是油盐千层饼还是绿茶乳酥纠结犹豫的时候。

  留恒也没少混进来加入战局,三方争霸,互不相让,争斗不休。

  一时想到少年时的事情,皎皎便微有些出神,康熙的下一句话让她一个激灵,瞬间将她拉回现实。

  “皎皎,恒儿,你们额娘、娘娘将你们养这样大,花了那么多心思,可真是白养了!”康熙痛心疾首,“皎皎,你还记得你当年非要嫁安隽云,你额娘为你力抗来自老祖宗的压力的时候吗?恒儿,你还记得你幼时体弱,时常染恙,你娘娘守着你,一守就是一整夜的时候吗?”

  皎皎迷茫极了,与留恒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的一头雾水。

  康熙继续悲切地道:“阿姐这个年岁了,膝下空虚长日寂寞,你们就不能积极着点,快些叫她抱上孙儿,让这永寿宫热闹热闹吗?”

  皎皎委屈地道:“我……我生了啊。”

  “生了好像没生!柔维从小到大,一共陪了她郭罗玛嬷多少时日?”康熙知道女儿是铁了心不要老二了,当即摇摇头,叹了口气,又看向一直坐在一边没敢出声的留恒和楚卿,“恒儿,你阿玛可就留下了你一个啊,你娘娘这些年也是将你视若己出——”

  “好了!”娜仁终于回过味来,拧眉看向康熙,“我哪个年岁了?膝下空虚是这么用的吗?我什么时候寂寞了?孩子们愿意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他们的事由他们自己做主,咱们做长辈的,就不要掺和了。”

  康熙没想到娜仁竟然关键时刻站出来反驳他,当即大为心痛,振振有词地表示:“朕说的有错吗?恒儿可是隆禧这一脉的一根独苗啊!他若是无嗣,隆禧这一脉就此便断绝了啊!”

  他试图把娜仁的主意从最开始那一句上移开,并且以此掩盖自己听到那一句“我哪个年岁了”的心虚。

  “我发现你真是越老越顽固,年轻时候还看得开,反过来劝老祖宗呢,如今倒满口独苗了。”娜仁道。

  她提起太皇太后的语气很平和,康熙却震了一下,忙打量她的神情,见她如常,方才微微松了口气。

  看到他这个动作,娜仁方才莫名涌来的情绪忽地又散了。她最近是有些不对劲,她想。

  或许是想家了。

  这些年,她乌嬷嬷、琼枝与太皇太后三人视为最重要的人,而太后、康熙、皎皎、留恒、豆蔻、清梨等人则可以列在第二阶层。

  无论是乌嬷嬷还是太皇太后,对娜仁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

  乌嬷嬷与太皇太后相继离去,好像也象征着,她在这边几十年来经营的“家”的符号塌掉了一部分,并且在今后的许多年里,还会不断地崩塌。

  康熙走的思路或许是对的,搞个小孩子送到永寿宫来,孩子都是吞噬时间和思绪的怪物,娜仁养个小崽子在身边,不知不觉地就会在孩子身边花费很多心思,没有时间落寞。

  即使不想承认,康熙也知道,如果论陪伴的有效,无论是他还是皎皎留恒这一双儿女,都比不过一个襁褓之中懵懂无知的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