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衙门对面小酒馆第18节(1 / 2)





  老太君也打量阿乐,看着她颇像儿子的脸,不禁心里难受。正沉浸在悲伤里,门外传来了动静。

  原来是李家三爷和房里的少爷们回来了。

  “祖母,姐姐可是到了?”人还未进屋,就传来爽朗的少年音。

  帘子被撩起,打头走进来的是一位年约三十岁的男子,身穿暗青色的细纹长袍,身后跟着两个少年郎,一个约十二三岁,一个约七八岁,刚才说话的便是这个最小的。

  看年纪,阿乐想到了李德曾经给自己介绍李家的情况,这位应该就是自己的亲叔父李子延了,身后两位是他的儿子。

  赶紧从榻上起身,阿乐低头行礼,“三叔安好,弟弟们好。”

  李子延看着眼前娇滴滴的姑娘,到底是血浓于水,即便是十几年的分隔,再见面也是倍感亲切。他虚抬手,“快起来吧,”说着,侧首示意妻子姜氏。

  姜氏上前,轻轻扶起阿乐,“傻孩子,都是自家人,不必见外。你小时候,最喜欢和你三叔呆着了,要不是老太君不让,你三叔今天公事都要放下,去城门口接你呢!”

  知晓妻子是说的实话,李子延尴尬的背过手去。早上他和老太君商量,一家人整整齐齐等着侄女回来,可老太君不同意,说李家已经得了皇上青睐,万不可耽误差事,这才没第一时间见到侄女。

  当初侄女只是小小的一个雪团子,十几年过去,都长这般大了。

  “别站着了,大家都坐吧。”老太君发话,又端过晾好的姜茶给阿乐,“不烫了。”

  阿乐听话的喝了一碗,身上顿感暖洋洋的。

  “这是你姑母,旁边的是你三婶母,那个圆脸的姑娘是你三叔家的大姐姐,只比你大一个月,右手边的是你三叔和你的两个弟弟。”老太君笑眯眯地看着阿乐喝完,才一一介绍道。

  阿乐又起身给众长辈见礼,长辈们都给了礼物,门口站着的红英上前收好。

  轮到几个同辈了,大姐姐李婉淑和阿乐长的有些相像,不过比阿乐丰腴了些,她拉着阿乐的手欣喜道:“祖母总是提及你,这下好,我们姐妹有伴了,我再也不用羡慕他们兄弟俩了。”

  两个少年也上前,甜甜的叫声“姐姐好。”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晚饭,又说了会话,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老太君还没稀罕够阿乐,将她留在了自己的屋。

  翌日,阿乐才醒,就有丫鬟过来伺候她穿衣,她不习惯,便自己穿好了。一袭豆青色印花晕锦的夹袄,底下穿了一件象牙白色吉祥锦下裙,白皙如青葱的手上戴着澎湖文石手链,腰间轻挂百蝶穿花锦缎香袋,一双绣玉兰花攒珠缎鞋。

  有专门梳头的丫鬟过来,给阿乐梳了一个京城正流行的垂挂鬓,上头簪了两朵镶嵌了珍珠的嫩黄色绢花,阿乐没有耳洞,便在耳朵上夹了两只银珠子夹子。

  一番打扮下来,让起床来看望她的老太君都看呆了去,身材虽娇小,但是玲珑有致,一双杏眼波光潋滟,当真是个美人。

  “好孩子,你一回来,怕是京城第一美人的名号就要落到你身上了。”老太君笑着打趣道。

  阿乐娇羞垂眸,“祖母心里自然是孙女最好。”

  两人说着话,李子延等人来给老太君请安。众人说说笑笑刚吃过朝食,门房来报,翰林院刘侍郎带着家眷来了。

  老太君看看阿乐,笑眯眯地道:“你外祖父一家来了,昨日天太晚,就没叫他们过来,这不一早就赶紧过来瞧瞧你,所有你的亲人,都是心疼你的。”

  阿乐点头,她感受的到大家对她的照顾,此刻的阿乐觉得自己当真是最幸福的人了。

  见过外祖父一家,阿乐少不得要过去小住几日,可老太君不放人,最后还是梁王妃李氏出来调和,每家住上三日,轮流着来,这样两方老人才罢休。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支持我的小天使

  第32章 进退两难

  阿乐还对李婉柔这个名字不太适应,老太君便做主,将平安喜乐这四个字,分给四个孩子每人一个字作为小名。

  三弟李鸿光分得平字,四弟李鸿耀分得安字,大姐李婉淑便得了最后的这个喜字。听完老太君给大家分小名,李婉淑没忍住笑出了声,“祖母甚是偏心,只阿乐这个名字好听,”她说着又笑了一会,眼睛都要笑出眼泪了。

  李鸿光瞧着阿乐面上有些不好意思,他便接着道:“大姐姐,我觉得名字甚好,这样我们一说出小名便知道是一家了。”

  李婉淑擦擦眼角,瞪了李鸿光一眼,嗔道:“我们姐妹最是亲近的,哪轮到你说话,”说着她过来牵阿乐的手,“以后我的小名便是阿喜,”她歪着头,圆圆的脸认真思索道:“喜儿也不错。”

  阿乐被她逗笑了,觉得一股暖流淌过心田。大姐姐嘴快心善,对她很是照顾,刚才还让丫鬟取了一匣子珠宝首饰给她送来。“都好,大姐姐叫什么都好听。”

  “好了,你大姐姐惯是会和俩个小的拌嘴,你回来便好了,姐妹俩个凑一起说点贴心的话。”老太君歪在榻上,笑眯眯的打量这四个心头肉,尤其是看阿乐时,越看越欢喜。

  “去吧,婉淑……阿喜带着几个小的去阿乐的院子瞧瞧,添添热闹。”老太君故意逗趣道。

  几个孩子便齐声告退,出了临清轩。

  大姐李婉淑带着阿乐去往给她安排的院子,就在和老太君所在的院子一墙之隔的地方。院子看着不大,却是处处精致。几棵梅树立在墙边,朵朵梅花站在枝头傲然绽放,让这素白的冬日平舔了几分美丽。在树下还摆放了石桌和椅子,可以想象待天气暖和之后,一群人在院子里吃锅子和烤鱼,该是多么惬意。

  “阿乐,快进屋。”李婉淑叫丫鬟挑开了门帘,等着阿乐率先走进去。毕竟是精心布置好的,自然要让主人先一睹为快。阿乐脸上带笑,拉着李婉淑走了进去,回身招呼俩个有些怕大姐姐的弟弟,“进来吧。”

  李鸿光和李鸿耀便跟着后面进了屋。

  屋内很大,摆放了一个百宝阁的架子,上面已经放满了东西。有笔墨纸砚,有珍奇古玩,还有一些阿乐没见过的小玩意。在百宝阁架子旁放了一个大柜子,旁边立着一块能照整个人的镜子。

  李鸿耀年岁小,瞧见大镜子便欣喜的跑过去,“哥哥,这镜子好大啊,”他站在镜子前,动动脚,再伸伸手,玩的不亦乐乎。李鸿光看着镜子却是眸中闪过惊讶,他记得这面镜子是去年父亲差事办的好,圣上赏赐的东西,拿回来之后母亲稀罕了好一阵。

  “母亲也是大手笔了,”李婉淑也认出了这面镜子,不过她一下就想到了,定是父亲发话了。

  阿乐看着镜子也欢喜,她看姐弟俩的表现,便猜到了这镜子应当是极其珍贵的,想了想,阿乐道:“大姐姐,我用小镜子习惯了,这么大的镜子放屋里还有些害怕,不如拿走吧。”

  李婉淑瞧着阿乐的神色不似作假,她拍怕阿乐的小手安慰道:“没事,我过会叫人送来一方小屏风,将其罩上,挡住了你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