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写小说的十三个关键》(1 / 2)

《写小说的十三个关键》

? 在当今泛滥的年代, 越來越多的慢慢都忽略了创作技巧, 盲目地追求快感、发泄、滥竽充数等现象也越來越多,

文笔再好, 语句再华丽, 情节再夸张, 那都只是表面的, 犹如一个帅哥、美女, 这类可能一开始很吸引人, 但接下去, 能不能把那批读者留住就要看作者真正的本事了,

现在我们來讨论的创作技巧:

剧情是有节奏感的, 它就像一首钢琴曲, 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 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 或激情、高昂的时候, 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 一个旋律很沒的曲子, 听起來会很舒服、感动, 但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 听起來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 也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曲子有抑扬顿挫, 那故事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

a、独有的表情

b、习惯的动作

c、常用的对白

d、思想

y、意念和**

f、弱点和缺陷

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创作的工具, 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 你可以将这些设定条列出來, 然后有表现的部分做出记号, 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 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來, 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

有那么句笑话, 帅哥美女总喜欢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 因为那时衬托, 故事创作也一样, 也需要这种衬托, 特别是配角的衬托, 不断地运用配角來衬托主角, 全力将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 所以, 所有的配角, 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來的,

1、配角的类型:

正面, , 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

不确定, , 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

负面, , 陷害型

2、协助型:时常和主角形影不离地出现, 有难同当, 有富同享的必备角色,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 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 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 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绝不会自己报上名來, 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 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畏惧, 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 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 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 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 经常和主角作对, 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 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 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3、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 就象在线游戏一样, 在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 再将平衡打破, 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 正面的力量太强时, 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 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 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 安排另一个桥段, 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 这样的方式, 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 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 但对未來充满希望的主角, 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 更能衬托主角, 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 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 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 , 剑术相当精湛, 沒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 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 但是离奇的是, 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 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 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 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 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 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 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 产生极大的落差, 以突主角的能力, 原则是, 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 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 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 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原來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 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

伏笔是作者为了表现某段重要的剧情, 在先前便设了相关的桥段或提示, 到故事进行了一个程度后, 再将这个桥段或提示呼应出來的手法,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 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 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 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 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 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 这样, 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 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 最后在全部组合起來, 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

1、伏笔离不开主題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 故事的重点只有一个, 所有的因素都要因这样的原则而产生, 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題无关, 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 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 反而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 失去了伏笔的意义, 除非是有连贯性的伏笔, 做连续性的埋设;过度的买弄伏笔, 也会让故事的主題变的模糊不清,

3、成为转化的力量与**的爆发点伏笔的设计, 目的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 这样的设计, 也是剧情中转变的一种方式, 伏笔的揭晓和呼应, 时间点相当重要, 这也牵涉到剧情的节奏问題, 如果我们能善用伏笔, 并在**点爆发, 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记得收尾对伏笔的埋设, 我们一定要相当的清楚, 否则会变得虎头蛇尾, 到最后突然小时了却沒有清楚交代;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 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 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 建议最好能做笔记, 再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 以免剧情结束后有所遗漏,

五、剧情的节奏

1、过山车原理我们说平淡的戏, 可能提不起读者的兴趣, 但是都是**的戏也会让读者过度紧张, 变得麻痹;假设剧情的高低, 就像一条起伏的曲线, 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原则, 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 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 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 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 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 刺激的过程越高, 我们可以称这样的原理叫做过山车原理,

2、剧情的拍子但是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节奏, 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标上的y轴, 那么x轴的部分可以说是拍子;音乐中一个小节可以是一拍, 二分之一拍, 也可以快到八分之一拍;节奏的快慢, 相对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起伏, 慢的拍子, 给人平稳的情绪, 而越快的拍子, 则给人紧张的情绪, 这样的原理也适用在剧情的结构上,

这里,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 为什么说艺术是相同的原理, 这个节奏同样的也可以体现在美术作品、书法、颜色及符号上等, 都是同样的原理,

3、运用快慢的搭配來控制读者的情绪

a、平稳剧情搭配慢节奏

b、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六、吊读者的胃口

很多新人编的故事常犯的错误, 就是直肠子一路通到底,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很多不错的点子, 还沒有酝酿的过程, 就直接演出來了, 上面已经说了很多的激发, 目的是在增加我们可以表演的手法, 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 酝酿到最佳时机再爆发出來, 明白地说, 就像作家与读者的斗智, 当我们安排的剧情, 在一开始就已经被读者知道结局的话, 读者还有想看下去的**吗,

1、让读者上钩

其实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 你就是神, 可以决定剧中任何角色的命运;同样的, 你也可以决定你最精彩的点子, 要在什么时候出现, 只要是读者最想知道的答案, 你就肯定不能太早让读者知道, 但是每个过程却透露出一点点片段的信息, 让读者急着想知道, 又不能知道, 然后便慢慢地被你的剧情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