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一章 许非说(2)(2 / 2)

“哎,明天讲什么?”

“明天……”

那老师翻了翻,“明天没有,说是每篇之后隔三天。”

“隔三天?这是等读者反馈呢,《京城青年报》跟京台合作之后学坏了,猴精猴精的。”

“精就精吧,我正好想写封信探讨探讨。”

他们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心理,新奇,过瘾,还满足了潜藏的八卦欲望。

吃瓜呀!

自古群众爱吃瓜,保不保熟都爱吃。尤其在这个没有偶像和饭圈的年代,老百姓吃点瓜不容易。

许非不往深了讲,什么体验派、方法派啊,那东西老百姓不爱看。他把自己定位于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这样的叫好表演,那样的就差点。

而且有意无意的透露一种理念:观众是影视作品的最大评审,别觉得自己跌份,得正视自己的真实地位。

…………

关于演技这一块,国内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观众缺乏概念。

即便在后世,大家也是经过无数烂片、烂演员熏陶,忍无可忍才幡然醒悟,哎呀,演技这么重要!

什么《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本质上就是迎合这种心理才出炉的综艺节目。还有B站那些讲演技对比的视频,也是近两年才冒头的。

那八十年代呢,烂片也不少。

头几年电视剧***,从一年几十部到几百部,再到一千多部。绝大多数都是烂片,直到86年实行许可证制度,才堪堪控制产量。

观众看到好戏拍案叫绝,看到烂戏别扭不适,但究竟怎么个好法和烂法,说不上来。

许非的两期专栏,最初是在大学里流传开的。大学师生文化水平高,比普通老百姓更具精神追求。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的编辑,他们也会在各类媒体上搜索信息,自然发现了这两颗炸弹。

傍晚,报社。

数人围坐,在下班前开了个小会。于佳佳捏着几封信,愁道:“写的多好啊,怎么反馈这么少呢?”

“这才第二期,不是给三天时间么?”

“不是时间的事儿,他这种风格太活泼,读者可能接受不了。”

“我就怕他两头不讨好,读者觉得轻佻,文艺界也觉得不严肃。”

“对,他还特年轻,老前辈肯定看不惯。”

“再看看吧,如果下篇还没什么反应,就跟他沟通沟通,换种风格什么的,实在不行只能腰斩了。”

腰斩?

于佳佳急了,忙道:“主任,就算读者不热情,也不至于终止合作吧?文章质量您都看在眼里,总得发完啊。”

“你急什么?我不说再看看么。我的意思是,如果读者没反馈,文艺界也批评,我们还要硬保,会影响报社公信力的。”

“对,就像作家写了本书,评价不好,卖的也不好,出版社还非得说这书好,那自己找骂呢?”

“我们沟通的时候,可是保证发完的……”

“主任,主任!”

砰!

于佳佳正力争时,一个同事忽然跑进来,“主任,《中国电视报》来电话,说要转载那两期专栏。”

《中国电视报》,央视主办的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国家级电视报。

砰!

又有个同事跑进来,“《大众电视》来消息,问能不能转载该专栏的所有文章?”

“《大众电影》来电咨询!”

“《当代电影》让我们尽快回复!”

“……”

主任很尴尬,屋里很沉默,于佳佳耸了耸肩,拎包下班。

(278章进小黑屋了……还有……)